第155章 此计……是否太过凶险?-《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1/3)页

    东宫声望日隆,太子李承乾虽足疾未愈,却在李逸尘的辅佐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沉稳与见识。

    无论是西州开发的稳步推进,还是对朝政日渐深入的参与,都让原本倾斜的储位天平,悄然回正。

    这一变化,如同毒刺,深深扎入了魏王李泰的心头。

    魏王府,芙蓉苑凉殿。

    虽置有冰鉴,丝丝寒气却驱不散李泰眉宇间的阴鸷与燥热。

    他肥胖的身躯深陷在紫檀木坐榻里,手中捏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密报,上面详细罗列了太子近日采取的举措,条理清晰,成效初显。

    “砰!”

    李泰猛地将密报拍在案几上,震得杯盏乱响。

    他胸口剧烈起伏,胖脸上肥肉颤动,一双小眼睛里燃烧着嫉妒与愤怒的火焰。

    “好!好一个李承乾!”他从牙缝里挤出声音,带着浓重的鼻息。

    “装模作样,收买人心!”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下首坐着的一直沉默不语的杜楚客身上。

    “你都看到了?”李泰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利。

    “那跛子如今声势日涨,再这般下去,满朝文武只怕真要忘了谁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儿子!谁才该是大唐未来的君主!”

    他越说越气,抓起案上的玉镇纸就想砸下,但终究顾及这是御赐之物,硬生生忍住。

    “本王绝不能坐视!绝不能!”

    他低吼道,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

    “必须给他致命一击!要快,要狠,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殿内一片沉寂,只有李泰粗重的喘息声。

    杜楚客明白,太子近期行事谨慎,抓不到明显错处,若贸然攻击,反而容易引火烧身。

    他缓缓抬起眼皮,闪过一丝冷光。

    “殿下,息怒。太子如今羽翼渐丰,寻常弹劾已难动其根本。若欲行致命一击,需寻其七寸,一击毙命。”

    李泰目光凝聚,死死盯住杜楚客。

    “七寸?他的七寸在何处?先生,你有何良策,速速道来!本王已等不了了!”

    杜楚客迎接着李泰急切而凶狠的目光,缓缓道:“殿下可还记得,太子前番赈灾山东事宜?”

    “自然记得!他在山东沽名钓誉,收揽了些许人心!”

    “不止是收揽人心。”

    杜楚客的声音压低,带着一种蛊惑般的阴冷。

    “山东之地,世家林立,民风彪悍,更是……前朝与隐太子旧势力盘根错节之处。”

    他刻意在“隐太子”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李泰瞳孔骤然一缩,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

    “你是说……”

    杜楚客眼中厉色一闪而逝。

    “殿下,我们可以从此处着手。联络山东世家,最好是……能捏造一些太子在山东时,与当地豪强、乃至……与前朝余孽或隐太子旧部暗中往来,图谋不轨的证据!”

    空气瞬间凝重。

    李泰的脸色变幻不定,杜楚客的话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直接捅向了他内心最深处那个疯狂而又诱人的念头。

    构陷太子谋反!

    这是最狠毒,也是最有效的计策。

    一旦成功,莫说太子之位,李承乾的性命都难保。

    但……这也是最危险的。

    他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压下狂跳的心脏,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先生……此计……是否太过凶险?谋逆大罪,非同小可。”

    “若无确凿实证,便是诬告储君,其罪……当诛九族。父皇圣明,岂是那么容易蒙蔽的?万一……万一被父皇识破……”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恐惧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世民的猜忌与冷酷,他们这些儿子和近臣体会最深。

    玄武门之事虽已过去多年,但那血淋淋的教训,始终是悬在所有皇子头顶的一柄利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