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提前布局,规避风险?-《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1/3)页

    休沐之日,晨光初透,李逸尘换下官袍,着一身寻常青衫,离开了东宫。

    延康坊的李宅门前,比数月前热闹了许多。

    坊间偶遇的熟人,脸上也多了几分真切的笑意,远远便拱手致意。

    李逸尘面色平静,一一颔首回礼,脚步未停,推开了自家那扇依旧朴素的木门。

    父亲李诠早已等在正堂。

    他今日未着官服,只一件半新不旧的深色直裰,但眉宇间积年的郁气似乎散去了些许,腰背也比往日挺直了些。

    见儿子归来,他放下手中书卷,目光扫过李逸尘周身。

    “回来了。”

    李诠的声音依旧平淡。

    “是,阿耶。”李逸尘躬身行礼。

    父子二人移步书房。

    窗明几净,案上宣纸铺陈,墨迹未干,显是李诠方才还在书写。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书卷的气息。

    “东宫近来……一切可还顺遂?”

    李诠斟字酌句,问得谨慎。

    如今朝野皆知太子地位稳固,东宫气象一新,他这个从八品国子监博士所能听闻的消息,反倒不如以往灵通,更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李逸尘跪坐在父亲下首,垂目答道:“回阿耶,殿下勤于政务,东宫诸事皆按章程办理,并无特别之事。孩儿每日当值,不过处理文书,循规蹈矩而已。”

    他的回答中规中矩,听不出任何波澜,仿佛东宫近日种种风波与变革,都与他这个小小的司议郎无关。

    李诠仔细打量着儿子。

    眼前的李逸尘,面容依旧年轻,但眼神沉静,举止从容,早已不见前几年那种在东宫谨小慎微、回家后仍难掩惶恐消沉的模样。

    这种变化并非张扬,而是内敛于心的一种笃定。

    李诠心中微微一动,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欣慰。

    无论如何,儿子能在波谲云诡的东宫站稳脚跟,甚至隐约有所进益,总是好事。

    “嗯,”李诠捻了捻须。

    “如此便好。伴君如伴虎,储君身边更是如此。你年纪尚轻,官职虽微,然身处要地,一言一行皆需谨慎。”

    “如今家族……看似稍有起色,实则如履薄冰,万不可行差踏错,授人以柄。”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些许。

    “前日,主家那边……遣人送来些时新绢帛,言语间颇为客气,问及你在东宫近况。”

    陇西李氏主家的慰问,是一个清晰的信号,表明这个早已边缘化的支脉,重新进入了主家的视野。

    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多的关注,乃至束缚。

    “孩儿明白。”李逸尘应道,语气依旧平稳。

    “必当恪尽职守,谨言慎行,不敢有负家族期望,亦不敢妄惹是非。”

    李诠看着儿子沉静的面容,知道再多嘱咐已是多余,便挥了挥手。

    “去吧,休沐之日,不必总闷在家里。长安城大,可去走走看看。”

    李逸尘再拜,退出书房。

    回到自己那间陈设简单的房间,李逸尘稍作整理。

    自穿越以来,他始终在生死压力和权谋算计中挣扎,没有机会,也未曾有心境,真正去审视这座千古名城。

    今日,他决定出去走走。

    出了延康坊,沿着皇城西侧的道路北行,人流逐渐稠密。

    朱雀大街宽阔如砥,车辙深深,牛车、马车、驴车往来不绝,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辚辚声响。

    身着各色衣袍的官吏、士子、商贾、百姓穿梭其间,胡商高鼻深目,僧侣缁衣芒鞋,构成流动的画卷。

    他只是步行。

    阳光洒在身上,带来些许暖意。

    空气中混杂着尘土、牲畜、香料以及不知名食物混杂的气味。

    他转向东市。

    东市门前车马拥堵,人流如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