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鲁班-《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2/3)页

    李逸尘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起身给赵小满倒了碗水,递到他手里。

    看着他紧张地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情绪似乎稍微平复了一些。

    “小满,”李逸尘重新坐下,语气平和,就像平时聊天一样。

    “你先别想弘文馆,也别想你阿耶说什么。我就问问你,你自己,以后想成为个什么样的人?”

    赵小满捧着碗,愣了一下,似乎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眨巴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才小声说:“俺……俺想成为恩师这样的人。”

    这个答案有点出乎李逸尘的意料。

    他笑了笑,追问道:“哦?我这样的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小满这次回答得快了些,语气也肯定了不少。

    “恩师是好人!对俺好,有耐心教俺。而且……恩师是本事特别大的人!”

    “恩师啥都知道!”

    孩子的话语朴素直接,充满了毫无保留的崇拜。

    李逸尘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这是成了小孩的偶像了。

    这既有好处,也有压力。

    “那你成了我这样的人之后,又想做什么呢?”

    李逸尘继续引导。

    赵小满被问住了,他挠了挠头,黝黑的小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努力想了半天,才不太确定地说。

    “成了恩师这样……那……那就能帮俺阿耶,还有将作监的叔伯们,把活儿干得更好!”

    “改进工艺,就像改弩机那样,让大家干活更省力气。”

    他的理想,依旧紧紧围绕着他熟悉和关心的工匠世界,局限于“帮忙”、“改进工艺”的层面。

    这没有错,很实在,但缺乏一种更宏大、更自主的驱动力。

    李逸尘知道,是时候给他加点“燃料”了。

    他看着赵小满,神情认真了些。

    “小满,人活着,得有个念想,有个奔头。”

    “不能光想着眼前这点事,也不能光想着成为别人,哪怕那个人你觉得很好。”

    “你得想想,你自己,赵小满,这辈子到底想干点啥?想留下点什么?”

    赵小满茫然地看着他,“念想”、“奔头”、“留下点什么”,这些词对他而言有些陌生。

    李逸尘知道空讲道理没用,得用故事。

    他沉吟片刻,想起了前世一个脍炙人口,而且切合赵小满身份和处境的故事。

    “来,小满,我给你讲个古时候的故事。”

    李逸尘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讲述往事的平和。

    赵小满立刻坐直了身体,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他最喜欢听恩师讲故事了,每个故事里好像都藏着道理。

    “很久以前啊,咱们中原这片土地上,有个叫鲁班的匠人。”

    李逸尘开始讲述。

    “他手艺极好,木工、石工、器械,没有他不精的。他做出来的东西,又巧妙又耐用,人们都称他是‘巧圣’。”

    赵小满眼睛一亮,鲁班的名字,他偶尔听父亲和工坊里的老工匠提起过,语气里满是崇敬。

    “可是啊,”李逸尘话锋一转。

    “这鲁班,他一开始,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

    “他也是个普通人,甚至可能像你一样,一开始认字读书也不太行。”

    赵小满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在他心里,鲁班那样厉害的人,应该是无所不能的。

    “他之所以能成为‘巧圣’,不是因为他读了比别人都多的圣贤书”

    “当然,他肯定也认字学习,而是因为他心里有一股劲儿,一个很大的念想。”

    李逸尘看着赵小满,缓缓说道。

    “他不仅仅是想把眼前的木工活儿干好,赚点钱养家糊口。”

    “他是真心喜欢琢磨这些东西,想着怎么才能让工具更好用,怎么才能造出更省力、更能帮助老百姓干活的器械。”

    “他看见人们用普通的斧头砍树很费力,就反复琢磨,改进斧头的形状,让它更锋利,更省力。”

    “他看见人们运东西过河困难,就发明了舟船。”

    “他看见鸟儿在天上飞,就想着人能不能也飞起来,于是用竹木试着做能飞的东西……”

    “虽然他最后没能让人飞起来,但他敢想,敢去试。”

    李逸尘的语气带着一丝敬佩。

    “你说,他做这些,只是为了帮他的阿耶改进工艺吗?”

    赵小满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对,不止。”李逸尘肯定道。

    “他是想让天下所有砍树的人都能省点力气,让所有要过河的人都能方便点,甚至想着让人能像鸟儿一样看看天上的景色。”

    “他这个‘念想’,很大。所以他不停地学,不停地想,不停地动手试,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