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嗯,做得隐秘些。-《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3/3)页

    “尔等此行,任务有三。”

    李承乾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密闭的室内回荡。

    “其一,尽可能刺探高句丽境内兵力部署、粮草囤积、要塞布防等情报。”

    “其二,伺机焚毁其关键粮秣囤积点,乱其军心民心。”

    “其三,若有机会……”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

    “刺杀泉盖苏文及其核心党羽!能除苏盖文者,赏万金,封侯爵!”

    陈镇等人单膝跪地,甲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齐声道:“卑职等誓死完成任务!”

    “记住,尔等非为正兵,无需与敌硬撼。隐匿行踪,一击即走,保全自身为上。”

    “所有行动,需绝对隐秘。分批潜入,化整为零,抵达预定地点后,再依令集结或分散行动。”

    “联络方式,暗号,务必牢记。”

    李承乾再次叮嘱。

    “遵令!”

    是夜,这支经过特殊训练的小队,借着夜色掩护,分成数十股。

    利用商队、流民、乃至走私渠道,悄无声息地越过边境。

    与此同时,另一条针对高句丽的“软刀子”——

    以雪花盐换购粮食的策略,也在高句丽境内悄然进行,且规模日益扩大。

    高句丽,平壤城及周边城镇。

    来自大唐的雪花盐,以其洁白如雪、细腻纯净、咸味纯正而无苦涩杂味的特质。

    迅速赢得了高句丽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青睐。

    相较于本地出产的粗砺、带有杂质、色泽暗沉的海盐或岩盐,雪花盐简直是天赐珍品。

    一些胆大的高句丽商人,通过与边境私下渠道,或利用往来两国的小股商队,将这种珍贵的盐块带入境内。

    交易起初是零星的,试探性的。

    在平壤城西的一处集市,一个身着普通高句丽服饰的商人的摊位前,摆放着几小袋雪花盐。

    很快便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这盐……真白啊!”

    一个老妇人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沾了一点放入口中,眼睛顿时亮了。

    “真咸!没有苦味!”

    “怎么卖?”

    一个看似小有家资的平民问道。

    商人报出一个价格,用高句丽语说道:“可以用粮食换。粟米、麦子皆可,按市价折算。”

    用粮食换盐,在高句丽并非稀罕事。

    但用粮食换如此上等的盐,让不少人动了心。

    消息很快传开。

    不仅是平民,一些中低层的官吏、乃至部分家中存粮颇丰的富户,也开始私下用粮食换取这难得的雪花盐。

    交易地点逐渐从公开集市转向更隐秘的私人宅院、城外庄园。

    甚至,一些与泉盖苏文政权并非铁板一块的当地贵族,也参与了进来。

    在一处贵族的别院密室中,烛光摇曳。

    “此盐确非凡品。”

    一位高句丽老者捻着胡须,看着面前一小堆雪花盐,对心腹管家说道。

    “唐国以此物换粮,其心叵测。但……于我而言,府中积粮甚多,换些这等好盐,享用也罢,囤积待价也罢,并无坏处。”

    “何况,还能借此与唐国那边……留条线。”

    管家躬身道:“主人明鉴。只是需万分小心,莫要让大将军府的人察觉。”

    “嗯,做得隐秘些。”老者点头。

    大量的粮食,开始通过这种看似自愿、公平的交易,从高句丽民间、甚至部分贵族粮仓中,悄然流向大唐控制或影响的边境区域。

    或者被秘密囤积起来,以备将来唐军之用。

    这股风潮,自然不可能完全瞒过泉盖苏文的耳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