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每天考一场,连续考四天。 每场考试通常从早上卯时,考到下午申时。 科举考试,不仅费脑力,也很费体力。 八月的天气,在考场号房里待四天,身体不好的人撑不住。 考生依次入场,很快到了卯时末,也就是上午九点左右,考场全面封锁。 今天是第一场,考的是大经。 州解试和县里的童子试不一样。 童子试考的是诗赋、背诵,确定能识文断字、熟读经典。 州解试开始,后面的省试、殿试,都以时政为主。 也就是说,不考死记硬背,考的是理解圣人经典,把儒学经典、诸子百家用到政治上,如何用儒学经典治理天下。 好比高考作文,给你一段话,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八百字作文。 大经、兼经、子史论,都是这个类型。 州学教授张端带着胥吏入场,试卷随即分发。 第一科大经,试卷写着一句话: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何以证天道与人事相应。 这句话出自《尚书·洪范》,意思很简单,天地阴阳五行和人有什么关系,和朝政有什么关系。 就是怎么证明天道和人道的关联,也就是天人感应。 武松微微一笑,这次州解试的第一名稳了。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后来被朝廷尊奉为经典官方学说。 朱熹本身也被推崇,和孔子、孟子并列,称为朱子。 甚至到了明朝,朱元璋还想认朱熹为先祖。 朱熹是南宋人,此时还没有出生。 正好,武松对朱熹的学说颇有研究。 这次州解试,就用朱熹的理学答题,绝对劲爆! 看了看对面的号房,考生刚开始苦思冥想,武松摇头叹笑: 不好意思,这次我又是高射炮打蚊子。 拿起竹筒,倒了一滩水在砚台,然后拿起墨条,慢条斯理研墨。 武松甚至哼起了小曲儿。 研墨完毕,武松摊开卷子,毛笔轻轻蘸了蘸墨水,提笔写下第一句话: 存天理,灭人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