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出主人家心思,时迁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说道: “你若是说明白了,这锭银子便送与你。” 主人家见钱眼开,说道: “那陶四郎是住在外城瓦子下街,与我是同乡。” “我等是陈留的,到京师做买卖,他时常到我这里赊账。” “他本名陶贵仁,因着在家里排行第四,所以人们都唤他陶四郎。” “他只在京师附近村镇行走,这两日也该来这里进货了。” 话说完,主人家伸手来拿银子,时迁却将手一缩,并不给他。 “你答应我银子,如何反悔?” 主人家不喜,时迁却说道: “待他来你这里进货,你派人知会我。” “待到见了人,我再与你银子。” 主人家叫道: “到那时候,你不给我如何?” “我是个讲信用的,只怕你胡诌,诓骗我等。” 主人家想了想也对,人没见到,只是空口白牙,也无法取信。 “待他来了,我何处寻你?” “我只在皇城外吉庆街住,有个门匾,写着时府的便是。” 听闻在吉庆街住,主人家态度立即不一样了,恭敬地唱个肥喏: “小的记住了,大人回去等消息便是。” 时迁对主人家的恭敬很满意。 吉庆街靠着皇城,在那里住的,都是皇亲权贵。 普通人就算你有钱,官府也不批。 宋代买房,除了要给房主银子,还须开封府在房契盖章。 没有权贵的身份,开封府根本不给你盖章。 在古代,阶级歧视摆在明面上,也是朝廷法度的一部分。 所以,听闻时迁住在吉庆住,立即变得恭敬起来。 从铺子里出来,时迁先回去,武松则往李师师那里去。 扈三娘整日里盯着武松,赵惜月又是个贼精的。 直接去找李师师容易被发现,今日难道有个正经理由。 到了李师师宅子里,武松被李师师扯着进了屋子里。 “二郎又是许久不来,又被三娘看着么?” 武松尴尬道: “不止三娘,又多了一个玉面狐狸。” 李师师叹息道: “奴家早知道二郎是个英雄汉子,会有许多女子。” “只是不曾想到,这些女子禁锢了二郎,我想见也见不到了。” 武松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