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何止!兰亭临帖开篇,便把场景定在书案前。” “后面牧笛、摹本都是文人常有的意象,却被这调子唱活了,像让人亲眼见着那封未写完的信,那句没说出口的话。” 文臣们顿时纷纷附和,有人说“笛音清越,恰似行书里的飞白”,也有人赞“琵琶叮咚,宛若纸上的点墨”; 连平日里最严肃的中书令都点头:“这曲子虽新,却得古法之妙,不张扬,却后劲十足。” 凝霜仿佛没听见台下的议论,只全然沉浸在曲子里。 唱到高潮处,她忽然转身,水袖在“冰面”上划过一道弧线。 青石板映出她的影子,竟真有一行行书行,写不尽慌张的寂寥: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最后一个“解”字落地时,琵琶与笛音同时收住,殿中静得能听见烛花爆裂的轻响。 片刻沉寂后,南齐帝率先抚掌,龙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下熠熠生辉:“好一句无关风月!” 百官们这才如梦初醒,掌声雷动,震得檐角的冰棱都簌簌往下掉。 凝霜福身行礼时,魏明远忽然站起身,对着南齐帝拱手道: “陛下,此曲虽写儿女情长,却暗含笔墨文化。” “藏的是情,端的是敬,这正是我南齐文人该有的样子,重情,更重礼。” 周启元立刻接话:“太傅所言极是!” “寻常风月曲总落俗套,这《兰亭序》却以书法起兴,以笔墨喻情,把雅与俗融在了一处,难怪听得人心里又暖又涩。” 时念站在后台,听着这些议论,愉悦勾起嘴角。 她想起第一次在现代听到《兰亭序》时,那句“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曾让自己红了眼眶; 如今凝霜唱来,竟也让这异世朝堂里的人,生出了同样的心动。 凝霜退下台后,晚晴再次走上台,笑容比刚才更盛: “多谢凝霜姑娘!看来这笔墨里的心事,有时比刀剑更能动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