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静妃指尖拂过妆奁中那支羊脂玉簪,温润的玉光映着她眼底的柔光。 这是她嫁入宫中那日,母亲亲手为她绾进发间的物件。 当时母亲叮嘱:“钱家的女儿,走到哪都不能失了体面。” 如今她握着这支簪,轻轻叹了口气。 “把这个也带回去,” 她将玉簪递到侍女手中,“告诉父亲,顺势而为。” 这些年她在深宫看遍浮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莽撞的小女子。 如今到了该退的时候,若是不退,只怕整个钱家都要遭殃…… 钱府的动作快得超出所有人预料。 次日天还未亮,两辆乌木马车便稳稳停在了国子监大门前。 车辕上雕刻的“钱”字在晨雾中隐约可见。 车夫们利落地跳下车,从车厢里抬出两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 最顶上的箱子特意敞开着,里面泛黄的书卷整齐码放,封皮上“钱氏藏书”的朱红印记格外醒目。 “咳咳!” 钱府管家快步走上国子监门前的石阶,清了清嗓子。 他的举动引得周围早起的路人纷纷驻足,只听那管家道: “这些古籍,今日起全捐给国子监!” “从今往后,无论出身寒门还是世家,凡国子监学子,皆可借阅!” 此时国子监内的学子们正趁着晨光晨读,听见门外的动静,纷纷放下书卷涌了出来。 王思哲挤在人群最前头,待管家指挥下人打开其中一个木箱,他才看清里面的典籍。 《西疆水经》、《齐民要术》、《列游杂记》…… 这些都是连盛京书院藏书楼里都没有的孤本! “钱家这是……转性了?” 人群里议论纷纷。 前些日子钱家还对着寒门学子联名书冷嘲热讽,怎么一夜之间就愿意把传家的古籍捐出来了? 然而王思哲却明白。 他们的计划成了! 消息传到春螺巷怡红院时,时念正坐在回廊下的藤椅上,给新排的《孔雀东南飞》改戏词。 砚台里的墨汁还冒着热气,她手里的狼毫笔悬在纸上,正琢磨着“蒲苇纫如丝”那句该怎么改得更贴近平民姑娘的心境。 “念姐!念姐!” 阿福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您猜我打听到了什么?” “那钱家捐了两百多本古籍!” “刚我路过孙家巷口,孙府的管家也说要捐书,连书册都拿出来清点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