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乔娘子的古筝越弹越急,素心的琵琶也跟着起了劲。 凝霜的唱腔却始终稳如磐石。 从“嶙峋的沟壑起伏层峦”的沉郁,到“繁星映诸天”的开阔,再到“却醒来作壁上观”的决绝。 每个字都像砸在人心上,带着股说不出的韧。 戏台两侧的诗签被风掀起。 “不相忘,自思量”的字迹在灯光下晃着,竟与这唱腔莫名契合。 一曲终了,最后一个音符落在弦上,余韵绕着听音阁的梁木转了两圈,才缓缓散去。 台下静了足足三息,没人说话,没人鼓掌。 他们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仿佛还沉浸在那跨越千年的故事里,舍不得打破这份沉寂。 就在这时,晚晴穿着水绿色的比甲,从戏台侧幕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个小方片,脸上带着促狭的笑。 “诸位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觉得咱们凝霜唱得不好,连掌声都舍不得给了?”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静水,台下的人瞬间回过神。 先是零星的掌声响起,紧接着便像潮水般蔓延开来。 “好!唱得好!”的喝彩声差点掀了听音阁的顶。 穿杏色锦袍的公子拍得手掌发红,还跟着喊。 “再来一次!凝霜姑娘,再唱一遍《壁上观》!” 这一喊,顿时引来满场附和。 原本在望秀阁的客人,此刻早已跑到了听音阁的门口。 有的甚至挤到了戏台下方的空地上,踮着脚跟着起哄:“再来一次!我们还没听够!” 一汉子嗓门最亮,喊得脖子都红了。 “凝霜姑娘,就当可怜可怜我们这些没抢着听音阁票的,再唱一段!” 凝霜站在戏台中央,望着台下沸腾的人群,眼里忽然泛起湿意。 她想起第一次登台时的手足无措,想起在南岸排戏时的紧张,想起林海生的教导,想起素心的陪伴。 然而此刻所有的不安都化作了踏实的暖意。 她对着台下再次福了一礼,声音里带着点哽咽,却依旧清亮。 “多谢各位公子厚爱,可若是我这里耽误了时间,大家就看不到接下来的精彩表演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