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入宫别紧张,咱们的东西最好,定能让使臣眼前一亮!” 队伍浩浩荡荡往皇宫走,青石板上的脚步声混着晨光,格外轻快。 辰时的晨光刚漫过皇宫朱漆大门,延庆殿的鎏金铜铃就被风拂得轻颤。 檐角的匾额在阳光下泛着亮,将殿内檀木香都染得暖了些。 时念领着众人踏上白玉阶,靴底触到微凉石面,却没半分局促。 她穿了件墨色暗纹旗袍,领口绣着几枝浅梅,既不张扬,又衬得身姿挺拔; 晚晴在左侧,捧着烫金封皮的《蓝星文化册》; 大东扛着模型木盒走在最后,丝绸新衣里的腰杆挺得笔直。 殿内已按国别设好席位,北徐使臣坐在东侧首座; 西疆使臣披着兽皮大氅,身后护卫挎着弯刀,银饰碰撞的脆响混着呼吸声,透着异域爽朗; 周边小国使臣多坐末席,目光好奇地在时念一行人身上打转,显然早听说“南齐让商户女子牵头文化筹备”的新鲜事。 “时念携怡红院众人,参见陛下。” 时念领着众人屈膝行礼,声音清亮穿透殿内寂静。 南齐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模型盒与文化册:“免礼。” “今日请各国使臣来,是为品鉴南齐文化信物,你们且展示吧。” 大东率先上前,将木盒放在殿中央白玉案上,小心翼翼打开。 修复后的“泉州民生微缩模型”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泉州港的三桅船帆用青布裁就,似要随风扬起; 平价粮点前,几个微缩人偶排队买粮,手里的布口袋雕得清晰可见; 蒙学班小书桌旁,坐着个捏木笔的孩童人偶,黑板上用朱砂写着“民惟邦本”四字,虽只有指甲盖大小,却字字遒劲; 最角落的竹篮铺,屋檐下挂着个竹篮,篮沿还沾着海泥,活脱脱是泉州港东的模样。 “各位使臣请看,” 大东声音虽有些发紧,却透着自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