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泉州港的民生场景。” “左边是咱们设的平价粮点,去年泉州粮价从二十五文压到十二文,靠的是联合州府粮铺调粮;” “右边是蒙学班,里面读书的孩子,都是之前买不起束脩的寒门子弟,现在不仅能免费读书,还能学蓝星的诗词。” 西疆使臣忍不住前倾身子,指着眼模型里的蒙学班: “这孩童手里的木笔,是真能写字的尺寸?你们连这么小的细节都做了?” “回使臣,” 晚晴上前一步,将《蓝星文化册》摊开在使臣面前: “模型是按比例缩制的,蒙学班的木笔虽小,却跟真笔工艺一样。” “册子里记着蒙学班的日常,比如这个叫铁头的孩子,之前跟着爹娘卖鱼,现在能背《蓝星诗词集》中的诗词,还说以后要当帮百姓办事的官。” 册页字迹娟秀,旁边还贴着张小画。 是陆襄帮着画的蒙学班场景,孩童们围着老秀才读书,笔触稚嫩却满是活气。 西疆使臣看着画,忍不住笑了: “南齐的文化,倒真贴近平民。” “贴近平民?” 一道带着嘲讽的声音突然响起。 北徐的使臣队伍中,一人放下茶盏,瓷杯与托盘碰撞的脆响在殿内格外刺耳。 他目光扫过晚晴和素心,嘴角勾起轻蔑: “本使倒想问问,这群出身青楼的女子,也配代表南齐讲解文化?”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殿内瞬间静了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