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等到场面稍微稳定,柳书明未和曹德有任何商议,直接提出了多项招工要求。 报籍贯,出身,有无前科,是否能干粗活。 有偷盗斗殴前科者,一概不收。 柳书明又指了指曹德带来的保安队员,正色道:“你们一个记录,一个核对,剩下的维持秩序,说不清楚籍贯出身之人,全部排除在外。” “按籍贯分组排队,同乡互保,一人犯错同组连坐,谁要是敢乱挤乱闹,立刻赶走永不录用!”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但流民们呆若木鸡,曹德和鲁源也被柳书明这副姿态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平日里,见谁都是笑脸相迎的柳秀才,竟然还有不为人知的严肃一面。 流民们不懂连坐的深意,却也明白犯错就会被赶走,赶走了就没饭吃的道理。 很快,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在柳书明的指挥下,大批流民真的开始分组排队。 登记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曹德暗自点头。 定秩立规的本事,确实是儒家的强项。 至于柳书明。 个人本领比曹德预想的还要厉害几分。 登记了大约三十多人,柳书明语速极快地开始分工。 几时上工,几时收工,说得明明白白。 严格按曹德教的法子过滤原料,滤出的糖液若有杂质返工重滤。 返工不计额外口粮。 火大了烧煳糖液,火小了延误时辰,同样要扣粮食。 鲁源没好脸色地嘀咕道:“外儒内法之徒,也好意思讽刺墨家。” 曹德则是听得津津有味。 柳书明设定的章程当中,确实有几分法家的意思。 看似苛刻,动不动就扣粮食。 但比起真正的法家,又宽松了不少。 “凭啥他们榨汁能多拿粮,我们滤糖难道不辛苦,为啥拿得比他们少呢?” 一个妇人忍不住质问。 柳书明看了她一眼,语气冷漠道:“榨汁耗力最多自然该多得粮食,滤糖耗力少,少拿粮食又何不对?若是你们能够细心完工,做到无一次返工,我可替员外做主,额外给你们加半斗粮,烧火组能做到一月火候无一丝偏差,同样有赏。” “做得好,能一直留在村里干活吗?” 有人问道。 “可以。” 柳书明点头道:“每月进行一次考成,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加一斗粮,中等口粮照发,下等训诫后留用,若连续两月皆为下等,即刻赶走。” “连续三次考成上等,可入青石村户籍,分半亩地,家人亦可接来村中安置。” 此话一出,流民们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