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缝补时光的线-《铅笔根须的悄悄话》


    第(1/3)页

    第五章缝补时光的线

    梧桐巷的晨光总带着股槐树花的甜香。阿梨蹲在杂货铺门口的石阶上,手里捧着张裁缝新做的布笔袋,藏蓝色的灯芯绒上,金线绣的铅笔图案在阳光下闪着细光。她指尖摩挲着笔袋上缠绕的根须纹路,兜里的铅笔像是有感应似的,轻轻蹭了蹭她的掌心——自从帮刘婆婆修好布兜后,这支笔似乎变得更“活泼”了,总在她接触旧物件时微微发烫,像在提醒什么。

    “阿梨,帮爷爷把那捆麻绳递过来。”

    爷爷的声音从店里飘出来时,阿梨正看见巷尾的张裁缝站在铺子门口,对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叹气。张裁缝的铺子开在梧桐巷最里头,门面不大,木头招牌上“张记裁缝铺”五个字被雨水泡得发乌,却透着股经年累月的踏实。他总穿着件沾着线头的蓝布褂子,袖口磨出了毛边,手里永远捏着把银闪闪的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能传到巷口。

    阿梨抱着布笔袋走过去时,张裁缝正蹲在缝纫机前,手指在铸铁机身上敲敲打打,眉头皱得像团拧在一起的线。“张爷爷,您这是咋了?”她把笔袋往围裙兜里塞了塞,视线落在那台缝纫机上。

    这台缝纫机看着有些年头了,黑色铸铁机身被手摸得发亮,边角处的油漆剥落了大半,露出底下暗红色的铁底。踏板是整块梨木做的,上面的木纹里浸着深褐色的油光,一看就知道被踩了无数次。机头上的花纹雕刻得很精巧,缠枝莲的图案绕着“蝴蝶牌”三个字,只是“蝴”字的虫字旁缺了个角,大概是被什么东西磕过。

    “唉,老伙计闹脾气了。”张裁缝直起身,捶了捶腰,指缝里还沾着点蓝黑墨水,“昨天给胡同口的王奶奶缝旗袍,缝到领口的时候,底线突然卡住了,机针扎在缎子里拔不出来,拆了一上午,线头缠成了乱麻,连带着机子里的齿轮都转不动了。”

    阿梨凑近了些,看见缝纫机的针板上果然堆着团乱糟糟的线,银亮的机针斜斜地扎在一块湖蓝色的缎子里,针尾还缠着几圈断掉的底线,像只折了翅膀的蝴蝶。她伸手想去碰,兜里的铅笔突然热了起来,隔着布笔袋都能感觉到那股暖意。

    “您试过拆开看吗?”

    “拆了三次了。”张裁缝蹲下去,掀开缝纫机底下的木板,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齿轮和链条,“你看这儿,”他指着个锈迹斑斑的轴,“这根底线轴上缠着块碎布,是前几天缝棉袄时扯下来的棉絮,细得像头发丝,缠在轴上取不下来,齿轮一转就卡壳。”

    阿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齿轮的缝隙里,有一小撮灰白色的棉絮,死死地嵌在两个齿牙中间,周围还缠着几圈断了的线头。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围裙兜,铅笔的温度越来越明显,根须似乎在笔杆里轻轻动着,像在着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