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缝补时光的线-《铅笔根须的悄悄话》


    第(3/3)页

    “阿梨,谢谢你啊。”张裁缝站起身,从柜台底下翻出块藏蓝色的灯芯绒,“我给你做个笔袋吧,你那支铅笔是个好东西,得好好护着。”

    他的动作又快又稳,剪刀在布料上“咔嚓”几下,就剪出了笔袋的形状。缝纫机转起来时,声音轻快得像在唱歌,湖蓝色的缎子被他随手放在一边,领口处的针脚细密得像鱼鳞——刚才还卡壳的机子,现在竟比年轻时还好用。

    阿梨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看着张裁缝飞针走线。他的手指关节有些变形,大概是常年握剪刀的缘故,可捏着针线时却灵活得很,金线在灯芯绒上绕出小小的根须图案,针脚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好了。”张裁缝把笔袋递过来时,额头上渗着层薄汗,“拿着吧,别让铅笔总揣兜里磨坏了。这根须啊,绣得不好看,你别嫌弃。”

    阿梨接过来,笔袋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光,根须的纹路像在轻轻晃动。她把铅笔放进去,刚好合适,根须似乎在里面轻轻蹭了蹭,像是在道谢。

    走出裁缝铺时,巷子里的槐花开得正盛,落在阿梨的发梢上。她听见身后传来缝纫机的“嗡嗡”声,比平时响亮了许多,夹杂着张裁缝轻轻哼唱的小调,是首很老的曲子,大概是他年轻时听的。

    阿梨摸了摸怀里的笔袋,忽然觉得,这支铅笔厉害的不是能修好旧物件,而是能让那些藏在旧物件里的故事,重新变得鲜活。就像张裁缝的缝纫机,它记住了师父的叮嘱,记住了冬天的寒冷,记住了嫁衣的针脚,也记住了一辈子的时光。

    风吹过梧桐巷,把缝纫机的声音送得很远,混着杂货铺的算盘声、孩子们的嬉笑声,像一首温柔的歌,在时光里慢慢流淌。阿梨知道,这个夏天,巷子里一定还有更多故事,等着铅笔的根须去轻轻触碰,去悄悄唤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