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屈辱和愤恨的神色。 让他们为仇人立碑,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一个看起来有些资历的老兵,大着胆子抬起头,声音嘶哑:“将军……我等既已投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此等折辱之事,恕难从命!” “折辱?”李世忠看着他,重复着沐瑶的话:“这不是折辱,这是你们的机会。” 他顿了顿,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总司令有第二道命令。” “陵园修建完毕之日,便是尔等重获自由之时。”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 整个降兵队列,都起了波澜。 自由? “届时,”李世忠的声音,一字一顿,清晰地送进每个人的耳朵里:“你们,将有两个选择。” “其一,凡愿归乡者,共和国将发放三月口粮,十两纹银,作为路费,任其归去,绝不阻拦!” “轰——” 人群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杀,不虐,还发粮发钱,放他们回家? 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个年轻的降兵,激动地站了起来,不敢相信地问:“将军!此话……当真?” 李世忠的目光扫过他那张沾满泥污、却因希望而亮起的脸。 “共和国的军令,从无戏言。” 他没有理会人群的鼎沸,继续高声道:“其二!凡愿留下,加入我自由民主军者,既往不咎,与我军将士一视同仁!按月发饷,战功卓著者,亦可封官进爵!” 如果说第一道命令是惊雷,那这第二道,便是足以颠覆他们整个世界的风暴。 加入他们? 把屠戮了自己袍泽的敌人,变成新的袍泽? 跪着的人群,彻底陷入了死寂。 他们看着马上那个神情严肃的将军,看着他身后那些持枪而立、眼神冷漠的士兵。 他们想从这些人的脸上,看出一丝一毫的欺骗和嘲讽。 但他们没有看到。 他们只看到了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理所当然的平静。 仿佛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恩赐,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李世忠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拨转马头,留下这六万三千个在震惊、怀疑、狂喜和迷茫中挣扎的灵魂,径自离去。 他知道,沐瑶那盘棋,又落下了惊世骇俗的一子。 这一子,落在了人心上。 当天下午,第一批工具被送到了降兵营地。 没有鞭打,没有呵斥。 只有堆积如山的石料、木材,和充足的食物。 降兵们沉默地领了工具,沉默地吃着麦饭,然后,沉默地走上那条通往七芒山主峰的山路。 起初,他们只是麻木地劳作,把这当成活下去的交换。 可当他们亲手凿开山石,为那些死去的敌人,开辟出陵园的地基时,有些东西,开始不一样了。 他们看见共和国的士兵,将自己战友的尸体,用白布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轻轻地放入他们挖好的墓穴。 他们看见,那个叫李世忠的将军,会亲自为每一个下葬的士兵,擦拭墓碑。 他们甚至看见,那个一手策划了这场屠杀的女人,那个共和国的总司令,会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走到那片新开的墓园里,站上很久。 她什么也不做,只是看着那些光秃秃的墓碑。 风吹起她的衣角,那背影,不像一个统帅,更像是在凭吊自己的亲人。 一个胆大的降兵,在沐瑶转身离开时,忍不住跪下,拦住了她的去路。 “总司令……草民……草民有一事不明。” 沐瑶停下脚步,看着他。 “我们……是您的敌人。”那降兵磕了个头,声音颤抖:“您为何……要如此待我们?” 沐瑶看着他,看了很久。 “因为你们,也是人。” 她说完,绕过他,径直离去。 那降兵跪在原地,像被雷劈中一般,一动不动。 “因为你们,也是人。” 这句话,像野火,在一夜之间,烧遍了整个降兵营。 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军十几年,被人当过炮灰,当过牲口,当过换取军功的数字。 却从未有人,把他们当成过人。 那天晚上,降兵的营地里,彻夜未熄。 他们围着篝火,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跳动的火焰,很多人,都哭了。 第二天,再上山时,一切都变了。 他们不再是麻木的劳工,眼神里,多了一些东西。 是敬畏,是希望,是一种被重新唤醒的、名为“尊严”的东西。 他们开始主动规划,开始比着赛地干活。 他们要用自己的手,为那些把他们当人看的敌人,建一座最好的陵园。 因为他们知道,那不仅仅是陵园。 那是新世界的门。 …… 半个月后,沐瑶大军兵临汴京城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