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皇子府的一名得力管事,则代表着皇子势力,暗中提供庇护。 并从中分润,其目的不仅是钱财,更意在通过控制漕运和江南财赋,增强三皇子与太子抗衡的资本。 而此次构陷秦牧,既是报复他查办永昌侯(永昌侯与三皇子亦有牵连),也是想借此打击太子声望。 拿下马文渊,获取关键口供,只是第一步。 如何稳定江南局势,并将这些证据和线索有效转化为对太子有利的武器,才是更严峻的考验。 秦牧雷厉风行,接连下令。 第一,以钦差名义,公告全城,漕督马文渊贪腐枉法、戕害灾民,已被革职查办,即刻押入大牢,与其党羽一并待审。 第二,此举迅速平息了因马文渊被抓可能引发的官场震荡和谣言,明确了朝廷(或者说钦差)的态度。 第三,紧急任命杜明渊暂时代理漕督衙门技术事务,孙思良协助管理账目钱粮,确保堤坝修复和赈灾工作不致中断。 同时,从马文渊府中查抄出的部分浮财,立刻用于购买粮食、药材,加强防疫,进一步收拢民心。 第四,由周珩执笔,秦牧亲自润色,撰写了一份极其详实的奏章。 奏章中,首先客观陈述了江南水患的严重性及灾民惨状; 其次,条分缕析地揭露了以马文渊、钱友仁为首,勾结工部王侍郎等京官。 贪墨工程款、制造劣质工程、侵吞赈灾粮乃至意图投毒嫁钦差的惊天罪行,附上关键账页、马文渊口供、被捕胥吏画押等证据链。 最后,才隐晦地提及此案背后似乎有皇子府势力的影子(未直接点名三皇子,但线索指向明确),并强调此类蛀虫不除,则国无宁日,漕运难安,社稷动摇! 这份奏章,既是一份工作报告,更是一份射向政敌的利箭!秦牧让章山挑选最可靠的“獠牙”队员,六百里加急,分两路秘密送往京城,一路直送太子东宫,一路按正常程序递送通政司,呈报皇帝。 第五,对隆盛粮行及其关联产业进行彻底清查,将所有查获的赃款、赃粮登记造册,用于后续赈灾和工程。 同时,利用查抄过程中发现的与各地商号的往来记录,顺藤摸瓜,开始清理漕运系统内部的其他蛀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