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父亲,这……” 陈尚泽翻开那两本泛黄的文集,一脸的苦笑。 “这孙知府的文章朴实无华,而我这几个月苦练的制义,讲究的是文采斐然。” “若强行模仿这种风格,岂不是东施效颦?恐怕文章写出来,既无孙知府的质朴,又失了自己的灵气,反倒生硬不连贯。” 陈易闻言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说道。 “尚泽,你糊涂啊,为父问你科考为何?” “为……为考取功名。” “那功名何来?” “主考官所授。” “正是,府试可不是你与同窗比拼,谁的文章最好。” “而是你要写出一篇,让主考官认为最好的文章!” 陈易斩钉截铁的说道,随后指着那两本书籍。 “你即便是写出一篇传世之作的文章,但那孙阳若是不喜,认为你文风虚浮、轻佻,随手便可将你黜落!” “那你这篇好文章又有何用?这便是考场的铁律!” 陈尚泽眉头一皱,不再多言。 苏墨则是心中了然,这便是揣摩主考官的文风偏好了。 上前一步,将那两本书籍捧起,自信的说道。 “恩师教训的是,这百余篇文章,学生必在十日之内尽数背完,并揣摩其行文脉络。” “十日?” 陈易一愣,不禁陷入了沉思。 而陈尚泽见苏墨立下军令状,自己若是不跟,岂不是承认了不如? 他一咬牙,也站了出来说道。 “父亲!孩儿……孩儿也定能在十日内完成!绝不拖堂弟后腿!即便是熬夜不睡,也一定背完!” 自此,两人便开启了足不出户的备考模式。 府城的客栈内,三间房门紧闭。 每日天还未亮,隔壁房中便传来陈尚泽的背诵声。 苏墨也早早起床,但是并没有出声,只是在桌案前,默背那些文章。 一整天,两人都在房中努力背诵。 府城远比县城繁华,又聚集了十个县的考生,其中不乏才高八斗之辈。 每日午后,大堂内便高朋满座。 有的人在热议时政,高谈阔论;有的人在以诗会友,吟风弄月。 苏墨背得累了,便会走到房门外,静静地听说片刻。 “依我看,朝廷对北疆用兵,实乃不智之举……” “李兄此言差矣,若不打,蛮夷……” 苏墨听着这些激烈的辩论,只当是提神醒脑的消遣。 站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摇了摇头,又关上房门,重新专注于那枯燥的文集。 这些空谈于他而言还太远,不如静下心来学习孙知府的农田策论,来的更有性价比。 很快,时间来到了第八日清晨。 陈尚泽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正在死磕书籍里的最后二十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