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上瓦,做沙发!-《重生80年代,从傻子到大山之主》


    第(1/3)页

    “上瓦——咯!”

    随着石大夯站在房顶脊梁上的一声吆喝,瓦工活儿最关键、也最好看的一幕开始了。

    地上的小工排成一排,手里的青瓦片两片一合,稍一用力,那是嗖的一声就抛了上去。

    站在脚手架上的二工稳稳接住,再嗖地一下抛给房顶上的大工。

    瓦片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灰色的弧线,像是在还要飞的燕子,不仅没碎,连个磕碰都没有。这叫飞瓦,是瓦匠班子的绝活,没个几年配合根本玩不转。

    徐军站在院子里,仰头看着。

    那两千片青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覆盖在涂满黄泥的房顶上。

    原本光秃秃的木架子,渐渐披上了一层厚重、古朴的鳞甲。

    “漂亮!”

    徐军忍不住赞叹。

    【匠】(精通)的眼光告诉他,石大夯这手艺没得挑。

    瓦片压得实,缝隙勾得严,而且那屋脊两头,还特意翘起了一点弧度,透着股子精神气。

    这房子一旦上了瓦,那就不再是工地,而是真正的宅院了!

    新房那边是动,老屋这边的作坊却是静。

    甚至静得有些让人心慌。

    鲁老头把所有的门窗都关严实了,还在门口挂了个草帘子,生怕进一点风。

    屋里,温度被火墙烘得很高,甚至有点燥热。

    一股子浓烈的、带着腥味的鱼胶味儿,顶得人脑仁疼。

    徐军推门进来,就被鲁老头瞪了一眼:“轻点!别带起风!”

    屋里,几张长条案板上,摆满了已经烤弯定型的铁桦木弓胎。

    王铁柱和钱小宝,正满头大汗地按着弓胎的两头,大气都不敢喘。

    鲁老头手里拿着一把特制的刷子,正从一个温热的陶罐里蘸取熬得粘稠透亮的鱼胶。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铺筋贴角。

    “看好了!”

    鲁老头的手极稳,刷子在弓胎的腹部快速而均匀地刷过。

    “这一层,贴牛角!”

    他拿起两片打磨得薄如蝉翼、透着光亮的水牛角片,严丝合缝地贴在了弓腹上。

    “牛角主推,这就是弓的劲儿!”

    紧接着,他又在弓背刷胶。

    “这一层,铺鹿筋!”

    徐军之前砸好的那些蓬松如棉絮的筋绒,被鲁老头一点点地铺了上去,吸饱了胶水后,变得透明而坚韧。

    “鹿筋主拉,这就是弓的弹!”

    “这叫阴阳相济!”

    鲁老头一边干活,一边像是在念经,“木为骨,角为肉,筋为皮,胶为血……这四样东西合在一起,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一张好弓!”

    徐军在旁边看着,暗暗点头。

    【匠】(精通)的他能看出来,鲁老头这是把毕生的绝学都拿出来了。

    这批弓,只要阴干得当,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东家。”

    鲁老头处理完一张弓,直起腰,擦了把汗,“这二十张弓,今儿个就能全部合体。但还得上弦、调力,最后还得上漆……这半个月,这屋里的火,一刻都不能断!”

    “放心。”

    徐军指了指墙角的煤堆,“煤管够,肉管够。您老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李兰香正坐在小板凳上,给小黑风换药。

    小家伙的后腿伤口已经结痂了,精神头也足了不少。

    它虽然还不能跑,但那双乌溜溜的眼睛却时刻盯着院门口,稍有风吹草动,喉咙里就发出低沉的呼噜声。

    “这狗,真神了。”

    王婶挎着一篮子鸡蛋进来(送给工人的),还没进门就被黑风给吼住了。

    “王婶,别怕,它认生。”

    徐军笑着走过去,轻轻拍了拍黑风的脑袋:“这是自己人,收声。”

    原本还呲牙咧嘴的小獒犬,立刻乖乖地趴了回去,甚至还讨好地蹭了蹭徐军的裤腿。

    “哎呀妈呀,这狗……这才几天啊,就这么听你的话?”

    王婶一脸的惊奇,“军子,你是不是给它灌了啥迷魂汤了?”

    “哪有。”

    徐军笑了笑,“狗这东西,最通人性。你救了它,它就把命交给你。比人……强多了。”

    他这话意有所指。

    赵大山那伙人虽然消停了,但他知道,这世道,人心隔肚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