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枯井藏金案,看似以李崇晦的死和货郎的消失而陷入僵局。 但上官拨弦知道,她挖出的远不止是金子,更是侯府深埋的罪恶与“玄蛇”盘根错节的网络。 李琮的存在、密道的走向、以及那份被斩断却已印入脑海的密码清单,都已成为她继续前进的坐标。 夜幕再次降临,灵堂的烛火摇曳不定。 上官拨弦独立窗前,望着侯府深沉如海的夜色,目光清冷而坚定。 师姐,无论这侯门有多深,无论敌人有多狡猾,无论……身边是否还有可信之人,我绝不会放弃。 她轻轻抚摸着袖中冰冷的银针。 风暴,才刚刚开始。 李崇晦的暴毙和货郎“鹞子”的消失,如同两块巨石投入深潭,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让侯府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变得更加汹涌莫测。 上官拨弦对萧止焰的信任降至冰点,决定此后核心调查只依靠自己。 这种孤绝感让她如同绷紧的弓弦,更加警觉和敏锐。 就在这压抑的氛围中,一桩新的怪事,如同鬼魅般悄然缠上了侯府。 侯府珍藏着一幅前朝名画《月下仕女图》。 画中一位身披轻纱、怀抱琵琶的绝色佳人,于月下庭院中翩然独立,姿态婉约,眼神灵动,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中走出。 此画被誉为画圣吴道子失传已久的“通灵”之作,极受永宁侯珍爱。 平日悬于书房旁的小暖阁内,等闲人不得靠近。 然而,就在李崇晦头七过后没两日,巡夜的家丁却信誓旦旦地声称,深夜路过暖阁外时,亲眼看到画中的仕女不见了! 只剩下一片空白的画布! 而阁内似乎还有若有若无的琵琶声传出! 当时吓得他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开。 等次日天大亮,他战战兢兢再去瞧时,那画中仕女又好端端地在那里,仿佛一切只是他的一场噩梦。 起初,众人只当是这家丁熬夜熬花了眼,或是被近期府中连连怪事吓破了胆,产生了幻觉。 永宁侯得知后,还斥责其胡言乱语,扰攘家宅。 但紧接着,第二夜、第三夜……接连有不同的人声称看到了类似的情景:画中美人消失、空留月景、伴有幽怨琵琶声…… 甚至有一晚,两个结伴巡夜的家丁都同时目睹,那空白画布上竟慢慢渗出血泪般的痕迹! 这一下,再也无人敢以为这是玩笑或幻觉。 “画皮魅影”、“仕女索魂”的恐怖传言迅速在侯府下人中间蔓延开来。 人心惶惶,入夜后无人再敢靠近暖阁附近。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上官拨弦耳中。 画中人消失? 空白画布? 血泪?琵琶声? 她几乎是立刻断定,这绝非鬼魅作祟,而是人为的机关伎俩! 其目的何在?制造恐慌,扰乱视线?还是借此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行动? 暖阁靠近永宁侯书房,那里是否藏着什么秘密? 她必须去查个明白。 然而,暖阁如今已成禁地,日夜都有侯爷的亲卫把守,寻常根本无法靠近。 正当她思索如何潜入时,一个“意外”的机会送上门来。 永宁侯因府中怪事频发,心神不宁,加之朝务繁忙,竟真的感染了风寒,病倒了。 侯夫人信佛,认为是邪祟侵扰,坚持要请高僧法师入府诵经祈福,净化宅邸。 永宁侯虽不耐烦这些,但拗不过夫人,只得应允。 于是,一队来自城外著名宝刹“大云寺”的僧侣被请入了侯府,设坛诵经。 法事需要人手帮忙布置香案、搬运经卷法器。 管家便从各院抽调伶俐的仆役临时帮忙。 上官拨弦(阿弦)因其“沉稳安静”也被点中,恰好被分派到负责暖阁及书房区域的祈福布置!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她强压心中激动,恭顺地跟着管事嬷嬷前往暖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