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十一-《荣耀失格》
第(2/3)页
仿若是他永远也断不了的责任与牵挂。
门半掩着,顾朝暄坐在客厅,看着手机。
她点开的是昨晚学姐发来的邮件信息。
那是一份简短的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LeXPilOt(智能合同条款引擎)
项目方向: 用语言数据库与逻辑算法,自动识别合同条款中的风险、矛盾与逻辑漏洞,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即时审阅与修订建议。
学姐在消息里写得干脆:
“我们做的不是机器翻译,而是‘条款理解’——让合同自己说话。”
项目现状:
她们已经组建了一个初步团队,有程序员、算法工程师和运营,但缺了法务。
一个懂合同逻辑、能把法律语言转化成程序可读规则的人。
CéCile在消息里说:
“NOelle,我在等你——既懂语言也懂法的你。来巴黎吧,我们并肩把新章翻开。”
顾朝暄盯着那句话,指尖轻轻点了点屏幕。
她看了很久。
阳光透过半掩的窗帘,落在她的膝头上,斑驳一片。
客厅安静得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从书房隐隐传出,节奏均匀,似某种无形的秩序。
她重新点开那份文件。
CéCile写得极细,从模型逻辑、数据库结构到合同语义解析的训练思路,每一段都清晰得像是早已构思成熟。
顾朝暄看着那几行“风险识别”“逻辑检错”“AI—LaW InterfaCe”,心底到底泛起一阵熟悉的热意。
那是她许久没有感受到的,属于“创造”的脉动。
一种既理性又浪漫的东西。
她没立刻回复,抬头望向书房的方向。
那扇半掩的门后,秦湛予还在通话。
他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出来,冷静、克制、充满掌控感。
顾朝暄有些恍惚。
那样的世界——会议、汇报、决策、节奏……是他的。
而她……早已不在那样的世界里了。
顾朝暄的手指还停在屏幕上,光从手机上反射出来,照得她指尖一片发亮。
她曾经也是坐在会议桌那一端的人。
穿着笔挺的西装,手边摊着合同、判例和法条汇编,面对十几个甲方乙方的代表,镇定自若地一句句辩驳、解释、谈判。
那时候的她,站在法律与秩序的交界线上,干净、锋利、骄傲。
可那一切都被那场“判决”切断了。
她的律师资格被吊销,简历被封存,连去事务所递资料都成了笑话。
她从人前光鲜的顾律师,变成了档案里那个有“案底”的女人。
她再也不能签自己的名字。
那一纸吊销书,在她的生命里画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杠。
而此刻,书房门后那道沉稳的男声。
每一个字都透着另一种世界的秩序。
“是的,江渚的审批我看过了……是,没问题……预算部分我会让他们再走一次核查。”
他嗓音低稳,条理分明,举手投足间透出的自信和权力感,都是她熟悉却再也触不到的东西。
秦湛予是天生属于那个体系的人。
他的世界是决策与部署,是会议纪要和印章。
是“签字后生效”的力量。
而她的世界,是被那些印章碾碎的那一侧。
那扇半掩的门,如同一道看不见的分界线。
他站在光下,她坐在阴影里。
他们之间的空气安静,却有着无声的隔阂……阶层、命运、甚至“干净”二字。
她不是没想过重新开始。
可在这个体系里,一个曾经“坐过牢”的人,哪怕再努力,也永远不能回到原点。
而他,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儿子,出身权贵家庭,身上背着光环、规矩、与无数双看着他的人眼睛。
他连一句失言都要被放大,更别提一个“不干净”的伴侣。
顾朝暄靠在沙发背上,慢慢呼出一口气。
那股“热意”还在胸口跳,却似被什么冰冷的现实轻轻掐灭。
或许CéCile 所说的“重新开始”,不只是去巴黎,也不只是换一份工作。
那是离开这一切,离开秦湛予所代表的整个世界。
可是——她舍得吗?
……
屋外的光被厚重的窗帘隔去一半,室内弥漫着夏天特有的那种黏腻热气。
空调的风轻轻吹着,连声音都显得软。
秦湛予结束会议时,已经是下午两点。
顾朝暄躺在沙发上,白色T恤被阳光晒得发亮,一条薄毯随意盖在腿上,头发散着,睡姿安静又防备。
桌上放着没吃完的水果,玻璃杯里有几片化开的冰。
秦湛予看着她,脚步顿了顿。
这些天他几乎没停过,从江渚回来后,电话、会议、文件……他以为只是暂时的忙碌,可看着她这样,一个人躺在这间有点过大的房子里,他忽然觉得有点愧疚。
昨天她的生日,都忘记给她准备的生日礼物了。
秦湛予低声叹了口气,回卧室,然后从公文包的夹层里取出一个小盒子。
木盒很旧,带着檀香的气味。
那是他回北京前,特地去江渚当地最出名的一座古寺求的。
寺不大,却有上百年历史,香火极盛。
住持年长,白眉垂肩,说话慢而有力。
那天寺里只有几个信众在上香,雨后初晴,石阶湿润,风里夹着松针的味道。
他在那里的功德台前停了很久,最终请了一串檀木佛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