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夏耘冬藏-《风起于晋室南渡》


    第(2/3)页

    胡汉沉默片刻,挥手让王栓等人先去休息。他独自走到谷口加固了数次的矮墙上,望着北方层林尽染的群山。

    内部刚刚理顺,外部的压力却已悄然升级。那个占据铁矿的团体是近忧,而北方可能的乱局则是远虑。野熊谷这点力量,在这即将到来的天下大势中,不过是一叶扁舟。

    “必须更快地积蓄力量……”胡汉喃喃自语。他需要更多的铁来打造武器,需要更多的人口来充实根基,需要更完善的情报网络来洞察周边。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平静。它既是休养生息的时机,也必须是厉兵秣马、应对变局的准备期。

    夏耘已有收获,冬藏更需深谋。野熊谷的安宁,如同暴风雨前的短暂静谧,珍贵而脆弱。

    第二十六章流民与匠户

    北地局势动荡、流民南迁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池水的石头,在野熊谷核心层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紧张与机遇感并存。

    “郎君,北面若真的大乱,恐怕会有更多流民涌来。我们……”张凉欲言又止,目光中既有对潜在人口的渴望,也有对粮食压力的担忧。谷内存粮虽丰,但也经不起无限度的消耗。

    胡汉站在新绘制的、范围更大的地图前,手指敲打着那个代表铁矿荒村的标记,目光却投向了更北方。“流民,是祸也是福。乱世之中,人口即是根基。但我们不能盲目吸纳,必须有所选择,更要能消化得了。”

    他转过身,看向张凉和杨茂:“我们要改变策略。之前是筑巢引凤,被动等待。现在,我们要主动筛选。王栓!”

    “在!”王栓立刻挺身上前。

    “你带几个人,带上些干粮和伤药,北上接应那支南迁的队伍。不必靠太近,在他们途经的险要处或他们休整地附近设点,观察,接触。”胡汉指令清晰,“优先寻找有手艺的匠人——铁匠、皮匠、医者,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也行。其次是身强体壮、品行尚可的青壮。告诉他们,南面百里外,有处‘汉家谷’,有田垦,有屋住,有规矩,但能活命。愿来者,我们接应;犹豫者,不强求。”

    这是一种精准的“捞人”策略,在混乱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人口,同时将救援的美名和实际的需求结合起来。

    “明白!”王栓领命,立刻下去准备。

    “至于铁矿……”胡汉的目光回到地图上那个点,“硬攻代价太大,也非仁义之举。或许,可以从这些流民身上找到突破口。杨茂,加紧打造我们最好的兵器和农具,尤其是那几把新锻的刀和改良的犁。”

    杨茂有些不解:“郎君,这是要……?”

    “展示肌肉,也展示诚意。”胡汉淡淡道,“要让别人知道,我们不仅有守护家园的力量,也有让他们过得更好的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