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夏耘冬藏-《风起于晋室南渡》
第(3/3)页
王栓的队伍出发后不久,野熊谷迎来了第一波主动前来投奔的小股流民,约二十余人,正是之前王栓侦察时遇到过的那支大规模南迁队伍掉队的部分。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中求生的欲望炽烈。
按照胡汉定下的规矩,他们被隔离观察,询问来历技能。这其中,一个沉默寡言、双手布满老茧和烫伤疤痕的老者引起了胡汉的注意。他自称姓欧,原是幽州军中的匠户,擅长修理铠甲兵器,城破后随流民南逃。
“欧师傅可能打造铁器?”胡汉亲自询问。
老者看了看胡汉,又看了看谷内秩序井然、人人劳作的情景,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嘶哑着开口:“若有炉火,有好料,弓矢、刀枪、甲片,都能打。”
胡汉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急需的人才!他当即让人好生安置欧老,并允许他在隔离结束后前往工坊。
几天后,王栓派人传回消息。他们成功接触到了那支南迁流民的主体,人数竟有近四百,情况比想象的更糟,缺衣少食,伤病众多。王栓按照胡汉的指示,提供了有限的帮助和指引,并成功说服了其中包括两名略通医术的郎中和五六个有手艺的匠人(主要是木匠和皮匠)以及他们的家眷,共计三十余人,随信使先行返回野熊谷。大队伍则犹豫不决,似乎内部对于前往一个未知的“汉家谷”还是继续南下去寻找朝廷抱有分歧。
新来的三十余人被妥善安置。两位郎中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谷内缺医少药的困境。柳氏欣喜地跟着他们学习辨识草药和处理外伤。几位匠人也很快融入了各自的组别。
而那位欧老师傅,在进入工坊,看到杨茂等人正在尝试锻打的一把夹钢刀胚和那架新弩时,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他围着炉子转了几圈,又拿起工具仔细端详,嘴里不住地念叨:“好火候!这叠打的法子……这弩机……”
他找到胡汉,第一次主动且流畅地开口:“郎君,给俺些好炭,再给俺两个帮手,这刀,俺能打得更好!这弩机的悬刀(扳机),俺有法子让它更灵光!”
胡汉看着老者眼中重新燃起的、属于匠人的执着光芒,知道真正的宝贝来了。他立刻满足了欧老的一切要求,并让杨茂和孙木根全力配合。
人才的到来,如同给野熊谷这架正在加速的机器注入了优质的润滑剂。医疗水平的提升减少了非战斗减员,匠人们的经验与胡汉超前的思路碰撞出新的火花,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
然而,胡汉也清楚,吸纳流民带来的粮食压力正在持续增加。而获取稳定的铁矿来源,迫在眉睫。他望着北方,知道王栓那边关于流民主力的最终选择,以及那个占据铁矿的村庄的态度,将决定他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野熊谷在乱世的潮汐中,努力地构筑着自己的方舟,一边接纳着落水者,一边寻找着能够打造更强龙骨的材料。机遇与挑战,从未像此刻这般清晰地交织在一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