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原因,蔡邕和单飏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接受了,只是希望天子还有什么要求可以一次性提出。 刘辩这个甲方表示没有其他要求了,只要是“丘墟不食之地”即可,也就是没有开垦耕种价值的区域。 这可苦了蔡邕和单飏,真要是给天子找一块烂地作为吉壤,百官定然要闹了。 即便是天人感应论被废黜,但“望气说”却没有被打为邪说,“风水说”也被囊括在“望气说”的体系下。 天人感应论的基础是“望气说”,但在“望气说”中,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和驱动,天子并没有联结天地的功能。 一切的灾祸,都离不开天气、地气和人气这三大基本要素。 在“望气说”的观点中,天灾的发生是由于朝廷治国无方,才致使百姓的人气转化为怨气。 人气转变的怨气导致当地的地气生变,最终也影响了天气。 三气皆乱,故而发生了天灾,与天子的道德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是多方的共同责任。 然而蔡邕和单飏担忧的是,若是将来汉祚出了问题,那必然会被后人揪住他们二人为天子取“丘墟不食之地”为吉壤的事不放,将责任全部甩在他们这两个死人的身上。 但天子的旨意又不得违背,于是蔡邕和单飏钻山入林,最终还是在偃师县的首阳山东侧,寻到了一块天子口中的“丘墟不食之地”。 首阳为夷齐采薇之地,清贵之气所钟,文脉绵长。 虽是“丘墟不食之地”,却也得风水庇佑,是一块被历代风水家所忽视的宝地。 于是二人又选中了首阳山这块吉壤,上陈天子,并为天子提供了寿陵的设计方案。 刘辩阅罢龙颜大悦,认可了蔡邕和单飏的策划案,立刻盖章批准,并立即让大司农署将一期工程的款项下拨。 但是今天,刘辩这位善变的甲方,又要更易吉壤了! 谁说寿陵只能建在京师附近! (2592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