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商超这种东西,其实非常容易复制,本质上不过是一个环境好点的大卖场。 凡是火爆的大卖场,哪一个不是依靠自家的特色产品? 指望卖同质化产品能长久下去,简直是异想天开。 曼妮百货的前两家店,面积都超过了一万平。 这其实不是陈庆宇最初的规划,但也没有关系。 以曼妮百货现有的火爆情况来看,每家都突破一万平,也不过就是多增加一点成本罢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地方买下来。 租房运营的成本只需要几千万,但如果买下地块,成本就会突破数倍乃至数十倍。 后世的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句非常经典的梗。 一流企业卖大楼,二流企业卖产品。 购置地块,本来就在陈庆宇长远规划之中。 毕竟买其他的或许有亏有赚,但提前购置土地却一定有赚不赔。 步行街和万国博览店,因为地块过于特殊,所以陈庆宇没有办法买下来。 但这也没有办法。 开曼妮百货的时候,陈庆宇必须借助特殊地段来增加名气,吸收客流量。 但是等到了其他城市,因为曼妮百货的知名度已经打开了,再加上团队已经逐渐运转成熟,就不再需要特殊地块的加持。 如果条件允许,陈庆宇甚至不打算分两步走,而是买地开店同时搞定。 至于资金压力,他可以从其他领域筹集资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