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三十年之后,年轻人毕业之后的两大出路,要么考公,要么考编。 尤其是考教师,在很多人看来,当老师就轻松,又没什么压力,而且还有超长假期,更关键的是,同时赚的还不低。 这份工作简直堪称完美。 无论网络上说的对与否,考教师编的人群却在逐年增多,但放在90年代的当下,老师们的日子过得尤其清贫。 物资匮乏,教育资金也不多,很多老师常年被拖欠工资,甚至达不到当地的平均水平,不得不打两份工来维持家用。 秦萧林接管了教育工作,自然要考察东仓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老师们的生活状况。 而这一考察,险些把老秦给破防。 之前他主管宣传口的工作,宣传再难也终究还是成年人,日子过得苦不苦,都是成年人自己承担,但教育工作既要面对老师家庭,又要面对孩子。 四处漏风的教室,甚至连粉笔都匮乏的教堂,除此之外,冬冷夏热,桌椅残破,很多学生不得不蹲在地上,或者趴在地上写作业。 回去之后,秦萧林大发雷霆,立刻动用关系,给全市学校更换了一批桌椅。 桌椅好换,粉笔也花不了多少钱,随便找点关系就能够搞定。 对其他人来说,这一笔笔资金看似不多,却能够把人愁破天,但秦萧林既有曼妮时装的关系,又有东仓服装厂的关系。 东仓商业圈,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唯独不可以不给秦萧林。 教室弄上了新窗户,拉上新电线,通了炉子,装了风扇。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然而问题也出现了。 东仓服装厂,家大业大,却也不可能满足秦萧林的每一个要求。 秦萧林专程找到廖东煌,希望他能再拿出一笔钱,然而廖东煌直接把年度预算,摔在了桌子上。 “这边要钱,那边也要钱,你们真把服装厂当做无底洞,钱随随便便就能生出来?” “今年的营收是三年来最低,以前只有服装厂,你找我要钱我没话说,但现在市面上多了个曼妮时装。 老兄,你不能只盯着我一个人吧?” 廖东煌无奈的说道,脸色看起来异常的郁闷。 东仓服装厂近两个月的营收,比预估少了10%。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