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安庆城的战事落幕,李奕留下一小部分兵马镇守安庆,护持大军粮道。 而他则是亲率唐军主力继续沿着长江东进,向着江南的方向杀去。 随着唐军东征,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后,好不容易安稳了一段时间的江南地区,再次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 …… 而与此同时,张国梁也是率军过了铜陵,挺进至了池州,距离安庆前线不足百里。 就在张国梁下令清军于池州暂且休整之时,安庆和庐州方面的噩耗接连传到了他的手上。 军帐之内,张国梁脸色沉着的翻看着军报。 而在他的面前,和春,向继雄,邓绍良等人各自落座,脸上的表情也俱是凝重。 张国梁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战报合上,然后说道。 “最新消息,安庆和庐州都丢了,唐贼主力在拿下安庆之后继续东征,距池州已是近在咫尺。” “诸将都议一议吧,我部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张国梁话音落下,和春忍不住询问道。 “张提督,安庆丢了尚且算是预料之中,可庐州是怎么回事?” “唐贼难不成在主力东下的同时,还派遣偏师去攻庐州了?” 在和春看来,唐军现在将主力汇聚在长江沿线,摆明是想效仿之前的太平军,顺江东下,攻取江南。 在这样的前提下,又怎么会分兵去攻取庐州呢? 和春对此不能理解。 张国梁闻言,张了张嘴说道。 “和大人有所不知,攻下庐州的并非唐贼主力,而是被唐贼招安了的捻匪。” 闻言和春更困惑了。 “捻匪?捻匪是怎么攻下庐州的?” 在和春的固有印象中,捻军就只是一群流寇而已。 骑兵多,机动性或许不错。 但攻坚能力却是极差! 他不认为一群捻匪有能力攻下庐州坚城。 张国梁闻言,差点忍不住直接骂出来。 但他想到福济满人的身份,最终还是收敛了自己的怒意,欲言又止的将手中的军报递给了和春,然后说道。 “和大人自己看吧!” 和春神情略显疑虑,但还是接过军报翻阅了起来。 然后,下一个瞬间和春脸上的疑虑便被怒容给完全取代。 “该死!该死!” “福济误国,福济误国啊!” “还有这赵瑜铭,吕贤基,李鸿章,也统统都是奸贼,一群贪生怕死的奸贼,竟敢背叛大清,本官咒他们不得好死!” 和春愤怒的大吼的同时,也是终于明白刚刚张国梁为何欲言又止了。 这福济是真尼玛不是个东西。 但张国梁一个汉人,开口骂福济这个满人却又实在不合适。 骂完之后,和春的怒气才稍有收敛。 但他还是询问道。 “安庆和庐州都丢了,安徽方面只怕是无法对唐贼的东征再造成阻碍。” “我等接下来是继续坚守池州抵挡唐贼,还是尽快撤兵回江宁,还当早做决断。” 刚刚才骂完福济,和春现在也是有了想要跑路的心思。 唐贼主力东下,黄石矶和安庆加起来都没抗住一日,池州只怕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和春看来,他们若继续留在池州,那估计也没办法挡住唐军太长时间。 如此一来,他们留在池州岂不就是白白牺牲了吗? 所以,和春想跑路了。 不过,在和春看来,自己的跑路和福济的跑路是不同的。 福济是贪生怕死,弃城而逃。 可他却是准备要带着大军一起逃。 嗯,这个就叫做战略转进,保存实力,和弃城而逃自然是不一样的。 张国梁闻言,稍稍点头说道。 “我等此次西进,本就是为了增援安庆而来的。” “可既然现在安庆丢了,那我等便也无需继续西进增援了。” “撤回江南同大军主力汇合备战,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张国梁同样也生出了跑路的心思。 在他看来唐军此次乃是主力东下,而他们却只是大清的一支偏师,打起来非但占不到便宜,还容易被唐军给各个击破。 既然如此,撤回江南,保存实力和大军主力汇合,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两人下意识将目光向着向继雄和邓绍良等人看去。 似乎是在询问他们的表态。 向继雄微微颔首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