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莫不是想要奖励士卒竹简?” “太师什么时候会说笑话了?” 刘协拍拍这一堆竹简。 “并非竹简,乃是此次赏罚制度!” 是尚书台众人耗费了十日编写出来的赏罚制度! “一为均田,二为府兵!” “前者为利,后者为名!” “只要按照此法将奖励士卒,必然能够令士卒心悦诚服!” 之后,便是贾诩的时间。 将这足足两大马车的竹简,精简成三言两语,让董卓明白何谓均田,何谓府兵。 董卓听罢,以手捋须。 多年在行伍之中,董卓其实最明白士卒想要什么。 身微者为财。 志高者为名。 分给士卒田地,给予武官名号……这均田、府兵的制度,竟然刚好能够满足二者的需求! 这样的制度若是颁布,董卓敢肯定士卒无不欢呼雀跃,歌颂朝廷圣德! 这样的赏赐,确实足以安定军心! 刘协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制订出这样的政策,便是董卓都产生了一股嫉妒。 “天子如此聪慧,臣这个‘太师’的名号,却是已经有些名不副实了。” 董卓突然的话让下方的贾诩突然打了个寒颤。 他紧张的偷偷瞄了几眼上方的天子和太师,心中开始猜疑,不知太师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 难道……太师现在已然是对天子有了忌惮之心吗? 若是刘协与董卓反目成仇,贾诩自己都不知这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廷该如何是好! “哈哈哈哈,太师哪里的话!” 董卓耐人寻味,贾诩疑神疑鬼。 但刘协就好像一个没事人一样,直接坐到董卓身边,将头靠在董卓肩膀上,再次伸手去盘董卓圆滚滚的腹部。 “太师何出此言?若太师都名不副实,这天下岂不尽是鸡鸣狗盗之辈?” 刘协在董卓耳边悄咪咪的问道:“太师难道忘记了你我昔日在这宫室中的约定吗?” “成就周公一般的伟业!” “如今这机会就在眼前,难道太师竟要放弃吗?” 董卓听懂了刘协的意思。 同时,他也有些口干舌燥! “陛下莫不是想……” “正是!” 刘协肯定了董卓的想法。 “颁布这两条政令,必然青史留名。” “若是由太师主持均田和府兵的政策,加起来只怕是不逊于周公营成周的功绩啊!” 董卓老脸一红:“不不,这是陛下的功劳,臣怎可僭越?” “太师!” 刘协生气了! “朕与太师,还要分什么彼此吗?” “朕的便是太师的!太师的便是朕的!” “若太师不信朕,朕便在每一条公文后面,都加缀太师的名讳!” “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太师为何要拒绝呢?” 刘协几乎要流泪。 “朕和汉室,如今都仰仗于太师。太师何故要这般推辞?难道太师是想抛弃朕吗?” “朕与太师的那些过往,难道太师真的就全部忘记了吗?” 施行均田制与府兵制,应对这一次的犒赏只是其一。 其二,还是因为刘协知道,此法能够富国强兵! 大汉朝如今的局面,已经不能再抱有任何的幻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