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样得到变化毫无疑问让李儒感到无比庆幸。 幸好自己没有选择老死在关中,而是前往天子那里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想过日后天下必然会有一场大变,却没有想到大变会来的这么快。 若自己早早离去,那该错过多少精彩? “不过幸好。” 袁绍所为之事,仅仅是让李儒产生了一丝紧迫感,却没有太过慌张。 毕竟,事情到这也该到头了。 难不成,还真有人敢光明正大,甚至当街弑杀天子不成?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人怎么可能坏到那样的地步? 世道怎么可能烂到那样的地步? 即便是李儒,都不敢去想那种人神共愤的事情。所以赶紧将思绪放空,继续询问钟繇关于河北的情报。 “伪朝三公,分别是太尉朱儁、司徒田丰、司空许攸。” 三公者,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德韶者居之。 朱儁,有着勘定黄巾之乱的大功,之前跟着袁绍前往河北,拿到一个三公之位其实也不奇怪。 但田丰、许攸二人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许攸还好说,早年之间便名满天下,交友盛广,甚至还曾想着废立灵帝,多少也算个名士。 可田丰如何能有这样的资格? 钟繇悠悠说出真相:“因为田丰是河北人。” 是了! 李儒善于计谋,拙于政治。 经由钟繇这么一提醒,他才想起其中缘由。 三公者,并不仅仅是要身具名望,还是朝廷的政治吉祥物、风向标。 朱儁,是会稽郡上虞县人。 许攸,则是南阳人。 一人出自江东,一人出自中原。 剩下一人中,必定会有一个河北人士! 不然人家河北士族支持你袁绍,但是你袁绍却连一个三公之位都不愿给到河北士族手里,那人家凭什么卖命? “袁本初的制衡手段果真不弱。” 李儒的话被钟繇听到,却立刻遭到钟繇的反驳—— “文优此言,其实大错特错。” “三公之位虽然崇高,却不过是虚职。” “田丰是谁?是昔日的冀州别驾!” “何谓别驾?别驾从事史,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有此名。乃是真正掌控一州政务的实权人物!” “现在袁绍将田丰架到了三公的位置上,表面上看是宽待河北士人,实则却是让自己的心腹幕僚,如郭图、荀谌等人彻底将河北政务收敛于自己手中。” “如此过河拆桥的手段,哪里能够称得上精妙?” 表面上看,是给了河北士人利好,给予了三公的名号。 可实则,却是逐渐将河北人士手中的权柄悄悄夺回来。 这样的手段,其实也算是中上。 唯一棋差一着的地方,便是时机。 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袁绍太急了。 人家河北士人刚刚帮你夺下韩馥的冀州,现在你就要夺去别人的权柄……这般翻脸不认人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政治人物的可接受范围,恐怕难免会令人心中产生芥蒂。 不过袁绍肯定也是无奈之举。 他本身就是外来户,手中的朝廷也是匆匆谋立。 若是不尽快将河北军政大权全部揽到自己手上,天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