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朕有些事情也要和你们说明。” 刘协看到二人的神色,便知道二人想多了。 “此次战事过后,军队制度肯定要有所改革。” “以往的将军,与现在的将军,怕是在地位上有些不同了。” 放在以前,一个校尉手中动辄就有数千兵马,典型的便是北军五校。 便是皇甫嵩、卢植、朱儁他们率军平定黄巾之乱的时候,初始职位也不过是中郎将。 至于将军,更是数量稀少,而且没有实权。 但随着战事的逐渐频繁,大汉显然不可能再去吝啬将军之位的授予。 随着军功的逐渐增加,将军、中郎将的称号肯定会“增发”,其含金量也必然会出现贬值。 “所以,你二人不必有太大的负担。” 听完天子的解释,郝昭、郭淮心中稍稍一安。 老实说,若是真的将他们的位置突然提到与现在吕布、牛辅一个级别的杂号将军上,他们自己都会惶恐不安。 现在听天子这么解释,二人这才欣然接受自己的将军之位。 “你二人都是少年俊才,日后早晚要出一番事业。” 刘协勉励二人:“打仗打到最后,不可能只凭勇武,你二人要多去读些书籍……兵书、算术书,还有医书,都可以去看看。” “喏。” 刘协说完,便在一旁的桌案上翻找着什么。 “这些东西还未记录成册,但都是朕自己闲时随便解出来的一些题目,你二人都拿去看看。” “喏!” 两人拿到手中,见上面不光是有一些关于行军测算的算术题目,还有天子写的一些“细蛊”之论,显然都是为了战事用心整理出的要点。 “很多东西,比如“细蛊”之说,大多老人都会觉得危言耸听,从而不屑一顾。但你二人都是年轻人,从身边之事中都应该能够发现此类案例比比皆是,只要稍微思索便能想到其中缘故。” 如今有不少士卒在战场上都受了伤害,“细蛊”一事也再次被刘协提及,顺便也是告知了郝昭、郭淮等年轻将领,让他们小心防范,尊敬生命。 若是能在“小心防范”的基础上“仔细钻研”一下,那显然就更好了~ “谢过陛下!” 二人得了官职、爵位,又亲受天子“传道”,多少有些晕头转向,谢完恩后便迷迷糊糊的出了天子行帐,甚至险些和后进来的一人撞上。 正进门的沮授避开郝昭、郭淮二人,来到帐中,面见刘协,口称天子。 “朕也算是伯枢的天子吗?” 刘协与方才接见郝昭、郭淮时温和的态度截然不同,浑身散发出杀气,令沮授不敢直视。 “论你主,难道不该是袁绍吗?” “论你的天子,不该是那个东海王后裔刘和吗?” “朕至今还记得,袁绍昔日册立刘和为天子的时候,可是直接将东海王立为了后汉大宗,甚至造谣朕并非孝灵皇帝之子……这些东西,难道是朕记错了?” 沮授跪倒在地,虽冷汗直冒,却还是辩解道:“当时确是无可奈何。” 刘协被气的发笑。 无可奈何,所以册立了一名天子?建立了一个伪朝廷? 刘协摇着头,却也知道这些士人的脾性。 “那朕现在杀你,是不是也是无可奈何呢?” 沮授在听到刘协似乎对自己真的起了杀意后,反倒不似之前那般诚惶诚恐,而是挺直脊梁:“君要臣死,臣自然不得不死!” “别在朕面前扮的和个忠臣一样,朕看不惯你们这幅样子。” 刘协有时都搞不懂这些士人是怎么想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