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安未央宫。 阎象衣衫褴褛,专门呈上一物,请求面见天子。 刘协知道阎象所呈何物,便在焚香沐浴之后,才与其在宣室殿中相见。 侍郎杨修亲自上前,以金盘恭迎此物,这才将其带到天子身前。 刘协伸手,将遮盖在器物上的丝绢打开,果然是看到了自己想要看的东西。 圆四寸,上钮交五龙,通体洁白无暇,犹如冰霜。 有一角似是出现过损害,所以便用黄金填补。使其少了一丝浑然天成的同时,却也多了几分世间沧桑。 刘协将手握在玉玺上方的五龙处,将其抬起。 在印玺正面,赫然便是八个虫鸟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 刘协放在手中摩挲了一阵,便将其重新放在金盘当中,转而看向阎象。 “辛苦阎主簿跑这一趟了。” 阎象虽敬畏于大汉天子的威严,但方才还是偷偷抬眼打量着刘协。 看到天子对传国玉玺失而复得并没有太过动容,这让阎象不由想到了袁术第一次得到传国玉玺时的失态。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阎象拱手:“神物归主,本就是臣应当做的事情,谈不上辛苦。” “那阎主簿想要什么赏赐?” 刘协的话十分直白,直白的阎象都有些不好意思。 倘若阎象真的想要问天子要些什么赏赐,说不定此刻还会有些为难。 但阎象志不在此,自然也就谈不上犹豫。 阎象再次作揖:“臣奉上玉玺,不过受人所托,不敢再求赏赐。” 刘协眼底闪过一丝错愕。 不过这错愕来的快,去的也快。 若是阎象没有这般怀瑾握瑜的品德,李儒也不可能放心要阎象将传国玉玺给送来。 随即,刘协又问:“那你的志向是什么呢?” 阎象第三次作揖:“别无他想。” “臣之前曾受袁术提携。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臣决定先去袁术老家汝阳为袁术立下衣冠冢,为其守孝三年。之后便前往荆州,教育袁术子嗣,给他言明道理,让他以自己为父为教训,不要走上歧途。” “能遵循心中的道义,保持心中的宁静,这便是臣要做的事情。” 刘协听后,终于露出赞叹的神色。 “你这样的人,已经能够被称为君子了。” 说完,刘协便想要成人之美,转头吩咐杨修道:“赐予阎主簿一千金,并让皇叔在荆州修建庭院,供阎主簿将来居住。” 阎象听到后赶紧拒绝:“臣不以富贵生存!陛下恩赐太重,还望陛下收回赏赐!” “……” 刘协重新看向阎象:“阎主簿莫不是在骂朕?” “臣绝无此意!” 阎象只觉得眼前的天子好难伺候! 自己何时说过天子半句坏话?怎么就成了辱骂天子呢? “那为何阎主薄以为,道德高尚的之人,就一定要穷困潦倒的度日呢?” 这才是刘协不开心的缘故。 “若是在朕的治下,道德高尚的人就只能贫苦,那是不是意味着越是富贵之人,就越是道德有缺呢?” “按主簿的说法,朕富有四海,那朕便应当是天下道德最为败坏的人了吗?” 道德高尚,就该贫苦……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