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天子和官府的人回来后,是不是要剿匪?” “当初我们想当好人的时候,有恶人过来欺负我们;现在我们大家都成了恶人了,倒是又有好人过来欺负我们了?” 老农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言语中不难听出他对朝廷,对天子的怨恨。 杨修一时间哑口无言。 朝廷当时不得已迁都长安,自然不可能带上所有人。 这些洛阳的寻常百姓,本来是天子脚下最为富贵的一群百姓。结果突然却是被“抛弃”,成为了下等人,他们心中有怨气,其实也是正常。 杨修也不敢再与对方争辩,只是充满歉意的朝其身后作了一长揖,这才继续往洛阳摸进。 路上,杨修也发现洛阳的情况和老农说的大差不差。 秩序不存,盗匪横行。 几乎没有百姓再老老实实的从事往日营生,而是都逃到四面的群山中充作盗匪,以劫掠周围百姓而生。 每当杨修几次隐晦提及朝廷的时候,这些洛阳百姓也都是充满了怨气。 他们不懂什么诸侯联军进攻洛阳。 他们不懂当时的朝廷已经是被关东世家所抛弃。 他们只知道,朝廷在他们最需要保护的时候,选择了离他们而去。 而且这一走,就是数年。 杨修叹气,将所见所闻都是详细记录下来,便请身边的尚书郎回到长安,将其呈给天子。 至于杨修自己,则是又专门给自己父亲杨彪写了一封私信,请求杨彪打开弘农杨氏的府库,从弘农暂时先运来一些粮食,救济洛阳的百姓。 长安,未央宫。 朝廷本来已经在准备建安三年的大朝会。 相比于建安一年颁布律法、施行科举。 建安二年的曲辕犁、脚踏纺车、马镫…… 建安三年毫无疑问要平静的多。 天子在这一年似乎并不打算搞出一些新鲜事来,这也让朝廷的官员都是松了口气。 但就在天子收到杨修的信件后,便立刻亲自来到尚书台。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今年这个年大家是过不好了…… 刘协将杨修调研的结果交予尚书台官吏,让他们互相传阅。 贾诩、荀彧看望杨修的文书后,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对于洛阳的残破,他们其实都有心理准备。 但变成眼下这般境地,还是让他们有些始料未及。 若洛阳的情况真的恶劣到了这般境地,只怕所谓的“经营洛阳”,将会变的遥遥无期。 “陛下,臣等罪过!” 贾诩、荀彧携尚书台官吏朝刘协请罪,但刘协却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如此。 “朕不是来问罪的。” “洛阳当时是什么情况,朝廷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处境,诸位应该一清二楚。” “倘若太师当年真的坚守洛阳,只怕汉室早就消亡了。” 当年关东诸侯来势汹汹,若是不烧了洛阳,撤往关中,汉室焉能存焉? 虽然董卓当年做事做的未免有些太糙了,但撤往关中这一战略总是没有错的。 “朕今日亲自来到尚书台,是想与诸卿商议一件事情。” 贾诩见天子这幅模样,立刻知道天子要做的事情绝对不是小事。 不然凭天子现在的威望……怕不是早就独断专行了,哪用得着专门来尚书台一趟? “朕打算,将建安三年的大朝会,改到洛阳。” …… 刘协在看到杨修的调研结果后,便知道洛阳的百姓是有多么怨恨汉室与天子。 即便当时的朝廷有一万个正当理由,但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