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不能庇护百姓,那朝廷还叫朝廷吗?天子还叫天子吗? 昔日的过错,这些年来洛阳百姓承受的委屈,都不是能够轻易一笔勾销的事情。 眼下。 只有他这个天子有资格,去代表朝廷,前往洛阳,与洛阳的百姓和解。 “陛下……” 贾诩虽然料到天子肯定要做一桩大事,却没有想到天子竟是要亲自前往洛阳,并且还要将大朝会放在洛阳去召开。 说句心里话,贾诩觉得天子有些任性了。 但是。 当贾诩看着手中杨修传来的文书后,却是怎么都说不出这话。 洛阳百姓啊。 曾经的帝都百姓啊。 从初平元年到建安三年,已是足足过去了八个年头。 八年! 贾诩都不敢想象,八年来洛阳的百姓是怎么过的。 这洛阳,终究是要大汉天子亲自前往,才能够挽回洛阳的民心。 加上洛阳对将来朝廷东出一事至关重要。 若是不能够平定洛阳,任由洛阳百姓化作盗匪,藏匿在群山之中,对朝廷将来的作战,同样是百害而无一利。 “朕得去。” 于公于私。 于情于理。 天子早晚都得去一趟洛阳。 这是大汉朝廷,也是大汉天子欠洛阳百姓的。 贾诩、荀彧听出了天子语气中的决绝,同时他二人也都明白洛阳对于朝廷将来布局的重要性,对视一眼,却也决定让天子任性一回。 “臣会尽快草拟出行程。” 荀彧朝着天子保证。 “一切从简。” 刘协也对着荀彧安顿。 “大军出行,其实最为方便。” “至于大朝会,不用将简牍文书全都带往洛阳,只用各府长官随同出行即可。” 听到刘协的要求,荀彧顿时觉得压力减轻了大半。 “还有。” 刘协此次前往洛阳,也是要坚定营建洛阳的决心。 既然是营建洛阳,总要有一个主事的长官。 “将公达召回来吧,这汉中太守他当的太久了。此次回来,便以他为河南尹,负责营建洛阳。” 荀攸。 之前为了稳定蜀地,便专门派遣荀攸前去汉中坐镇。 如今无论是汉中还是蜀地都已经成了腹地,自然不用荀攸这样的大才坐镇。 “尽快筹备,赶往洛阳。” 刘协又将杨修发来的文书捧在手中观看,忍不住长叹。 “朕,务必要尽快扫平天下,再不让洛阳之事发生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