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烈日当头。 曹操一行人,也已经在凉州刺史韦康的送别下,出了阳关,往西而去。 “将军!还请看!” 汉军的向导指向南面。 曹操、郭嘉等人看去。 只见远方沙丘呈灰白之色,在阳光照射时还会亮起点点银光,似白龙之鳞甲! “那便是白龙堆!” “这段路也是最难走的地方,只要过了这里,就到了鄯善国的地界!” 向导拽起围在脖子上的面巾遮住自己的口鼻。 “其实去往西域应该走北面那条道路!” “北面那条道路,比之南面的路要好走的多!只是这次因为要前往于阗,所以才走南面!” 敦煌郡西面,有天下闻名的两座关口。 玉门关、阳关。 其中玉门关在北面,出了玉门关经由车师、焉耆、龟兹、疏勒,这便是北道。 而阳关在南,出阳关经由鄯善、于阗、莎车,便是南道。 曹操听后突然疑惑:“既然北道好走,那为何大汉自古以来都是走南道的多?” 郭嘉喉结上下抖动,逼着自己生出一丝口水之后,才笑着朝曹操解释:“明公来之前,怎么就不多做些准备?” “我专门前去拜访过前西域西域长史张晏,他将西域之见闻都尽数与我详述了一遍。” 郭嘉指着北面:“先汉之时,汉匈交战,西域诸国其实都摇摆不定。” “后来汉室击败匈奴,却并未彻底驱赶匈奴在西域的力量,让匈奴一直占据着天山北麓,控制着龟兹、精绝等国,断绝了北面的道路。” “所以即便南面的道路难走,但为了安全考量,汉使客商也就多走南道了!” “到了后汉,班定远平定西域,也是察觉到了南道难走,所以便在龟兹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用来掌控北道……但奈何班定远故去后,西域诸国不服后来继任者,屡次反叛,最后虽然降服,但东北的乌孙却不再听命于西域都护府,商人们为了安全,便依旧还是专走南路。” 原来如此! 曹操、夏侯惇等人都是频频点头。 郭嘉又指着前方—— “那里,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幼泽”,西域人也管那里叫做“蒲昌海”。” “只要能够到达“幼泽”,便算是走出了白龙堆!” 一旁的向导连连夸赞:“正是如此!不成想汉使竟然这般博学!” 而曹操也欣慰道:“幸亏奉孝一并前来,不然的话恐怕还真不知道西域的诸多风俗。” 郭嘉示意曹操不用客气,只是神情有些凝重。 “这白龙堆被人称为绝地,不是没有道理,还望明公一定要小心!” “若是遇到沙暴,便是全军覆没都有可能,务必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好!” 曹操知道,郭嘉这人平日不会严肃。 可一旦严肃起来,那还真是生死之事! 尤其是曹操此行,人数众多! 跟随曹操前往西域的,总共有一万余众,皆乃曹操死忠! 这一万人的补给淡水,绝对是一个异常严峻的考验! “幸好天子之前备了炒面、饴糖那些。” 曹操偏过头去,看了看后方将近一千头骆驼,心中略微有了底气—— “出发!” 筚路蓝缕的人,总是艰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