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暗线-《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3)页
    “韵姐,你来啦。”
    过了没有一两天,张远特意去影视城门口接人。
    “哇,她好漂亮啊。”谢霆风也跟着他,看到面前的女人后夸道。
    “废话,你以为姜导师吃素的?”张远拍了拍他的臂膀,示意他一块上前接人。
    来的正是姜纹现在的妻子周韵。
    小孩子才几个月,老姐就出来工作。
    倒不是为了赚钱。
    姜纹在华夏电影圈里比较特殊的地方就在这儿。
    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当导演,他都当做事业干,而非职业。
    所以他不那么在乎钱,而且不是杰克马那种装逼式的“我不在乎钱”,是真没那么在乎钱。
    从没见过姜纹炫耀豪车豪宅,一身大名牌,手拿奢侈品。
    不是买不起,他终究比普通人有钱太多,只是没那么在乎这些。
    张远分析,是这类人有精神追求,物质追求就会低一些。
    如果完全没有精神追求,就需要无尽的物质追求去填补内心空虚。
    但说起花钱,同样是自己和前妻的女儿结婚。
    李连界送了一辆30万的车,可姜文却给姜一朗送了一套巴黎市区价值好几百万欧的宅子。
    老李和姜导谁更有钱,显而易见。
    但再有钱,还得看愿不愿意花,愿意给谁花。
    这部戏算港片,鹰皇也有参与。
    姜纹和鹰皇的老杨头熟,外加周昀本就是在香江和王家卫手里红的,所以让她过来帮个忙。
    算是客串。
    演的角色与谢霆风是一对。
    人物是位照相馆的千金。
    要问照相馆的千金,怎么会和给主人家拉车的下人一对?
    因为这位千金是个瘸子。
    在旧社会,或者说现在不少地方,尤其是江浙,闽粤,还有东南亚各地。
    依旧有所谓的上门女婿传统。
    如果小富人家只有一个闺女,身体又有残疾,就会找那些出身一般,但人老实的当上门女婿。
    这类上门女婿其实比较好过,因为老头一死,家当全是你的。
    而且因为只有女儿,得指望女婿养老,所以会当半个儿子养。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男主角祥子就类似这种情况,一样是拉洋车的,与洋车行老板的女儿有染。
    只不过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是旧时代的悲剧。
    而《十月围城》中的周昀和谢霆风……那就更悲剧了!
    这片子中的角色,个个都上戏台上的老将军,背后插满了旗子。
    谢霆风的邓四弟是最标准的FLAG,既护送完孙文,我就结婚。
    李宇春的方红,说办完这次的事,就送父亲的遗体回津门老家,让他入土为安,魂归故里。
    巴特尔的饰演的卖臭豆腐的武僧,出门游历,觉得办完这次的“大事”就算游历成功,打算完事后回少林去。
    张远的沈重阳,是办完这次的事,女儿长大后就认他。
    就连反派胡軍饰演的阎孝国,都是这次诛杀孙贼后,我就能官加一品,报效朝廷。
    反正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和目的,但节点都是这次孙文来港。
    导演陈德僧挨个发旗,再发盒饭。
    老惨了,血流遍地,主角团几乎团灭。
    可革命不就是要流血的吗?
    这片子本就是以小见大,由这帮小人物身上,反应出旧时代华夏人的反抗精神。
    这本就是故事的明线。
    “你们演的都是英雄。”给周昀送到剧组后,见过主创,周老师对众人夸着。
    不得不说,单论长相,周昀其实不算顶级大美女。
    尤其和范氷氷站一起的话,绝对艳压。
    可周昀有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温婉,柔和的同时,有很有主见与活力。
    都知道是姜纹的老婆,所以大家对她挺客气。
    张远虽然与姜纹见面不少,但与周昀见得却不算太多。
    因为姜纹来他这儿总带着姜一朗,这女生与后妈关系不咋地。
    “我们家姜导经常提起你。”歇下后,周昀笑着看向他。
    “希望说的是好事,并且没带脏字。”
    “呵呵呵……”周韵笑了起来,姜纹说话不是“他妈的”,就是“他丫的”,几时不带脏字了。
    不过张远听到周昀喊他不是文,不是老公,而是姜导。
    看来老夫少妻,周老师还是崇拜姜导,把他当偶像对待。
    真好啊。
    不是为了金钱,名望,而是为了才华,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两情相悦。
    “刚才我见你摇头了,我说错话了吗?”聊了会儿后,周老师突然问起。
    张远摇头的档口,就是她说“大家演的都是英雄”的时候。
    “我觉得我们的角色不完全是英雄。”
    “或者说,只是片面的,狭义上的英雄。”
    “更像是古代的游侠。”
    这片子的明线是杀手与保护者,围绕孙文展开的斗争。
    但或是有意,或是无意,片子还有一条暗线。
    明线是由小人物,反应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和国家状态。
    暗线则是刚好点出了孙先生革命所存在的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