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百年(下)-《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第(1/3)页

    第157章  百年(下)

    在此后的数年之中,又陆续有五位修为达到祭骨境巅峰的蛮修以啖魂之法突破拦在道路前方多年的桎梏,成为新晋蛮魂境蛮修。

    得此新晋六位化神层次强者的出现,原本只有十位大巫和一头翼龙大尊的祖鼎圣殿底蕴骤然深厚数成。

    更别说陆续多位蛮魂境强者的出现,一扫蛮道上千年的颓靡之气,在蛮巫一族数量最多,但在心气上却远弱于巫修的海量蛮修们因此再次振奋起了对大道的执着。

    年轻的小蛮修们也再不会因为没能成为巫修而黯然失落。

    而在祖鼎山脉,除了新晋蛮魂境强者陆续入驻祖鼎圣殿之外,最大的改变却是来自于最基层。

    以往,只有小巫修才能前来祖鼎圣殿集中学习,蛮修们的启蒙学习则都在各自部落之中。

    只有成长与金丹相当的开尘境,亦或者与筑基相当的凝血境之中的佼佼者,才能以半驻守、半进修的方式进入祖鼎圣殿修行。

    这有现实的原因,因为巫修的数量远少于蛮修,就像是修行界中凡民社会之于练气境甚至更高境界的修行者一样。

    所以,一个部落之中的巫修数量非常有限,小巫修的启蒙要是在部落中进行,很容易因为部落巫修个人水平和眼界的原因限制了小巫修的成长。

    不再过问细节,只是把握宏观。

    除了关注这两者,姜乾对包括罗凯,格桑达,还有红尘之界其他已经暴露的潜伏者也颇为关注。

    ……

    哪怕最终能够晋入凝血境的蛮修少之又少,但有如此庞大的基数在那里摆着,部落凝血境蛮修的数量依然远超巫修,是一个部落脊梁支柱一般的存在。

    “在筑基境以前这一切还能勉强支应,可到了金丹境、乃至元婴境以后呢?

    所以,铁血军煞道必须有一整套,完完整整的应用操典。

    而追根溯源,这些战斗之法都源出于曾经的凡俗武道,因为凡俗武道的技法足够丰富和多样,这使得铁血军煞道发展初期并无“无路可走”的困境。

    贺文对一众筑基巅峰修士,同样也是铁血军煞道中成就最卓越的一批人道:

    “这不容易,可这也是开一道先河的功业,将为后来者立下最根本的标准和范式,望诸君努力!”

    而在贺文从祖鼎山脉归来后的第十年,进入杓山军校当校长的第五个年头。

    而小蛮修的起步则是深入挖掘自身,将巫师们用珍贵材料绘制、渗入皮膜之中的蛮巫之纹彻底吃透,纯化。

    所以,每个部落的蛮道氛围都非常浓厚,足以给每个小蛮修以良好的蛮道启蒙。

    这让他们再次清醒的认识,蛮道中祭骨境之后新境界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所有祭骨境蛮修就能够躺赢躺赚了。

    对贺文来说,这也是一件意外之喜,这种所有铁血军煞道修行者自发形成的默契共识,为他将来强行推行这门武典提供了“法理性”。

    无论对杓山前线的开拓进度,所有军队的掌控力度,乃至整个铁血军煞道在整个凡俗社会的推进,对杓山议事会的掌控,他都很少再亲自过问。

    最开始,他以为已经得到讯息的三宗会迅速做出一些行动,哪怕不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内,但是悄悄的、隐蔽的探查总是不可少吧。

    现在,地星联盟元老院就像是在此界默默织网的蜘蛛,自以为此界土著都是落入陷阱的猎物。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姜乾通过龙兽躯壳亲身感受而来。

    现在,这些潜入者的渗透已经到了修行界、蛮巫一族底层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理论上再隐蔽的行动,在了解到什么叫做“科技文明”“大数据”“智脑超算”这些概念之后,以三宗为首的此界高层当然能够明白,哪怕他们做出一个很细微的探查行动,都可能引发对面世界的警觉的。

    所以,给小巫修们以最好的待遇,让其在蛮巫圣地开启巫道修行,无论是于他们个人而言还是于祖鼎圣殿甚至蛮巫一族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

    便是祭骨境巅峰层次的蛮修,若是对自我认知不清醒,盲目突破,身死道消也是顷刻之间的事。

    姜乾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时光荏苒,光阴流逝。

    而三宗现在的态度,就是“让他们继续这样认为”。

    离岗大半年的贺文见一切运作如常,贺文也感觉非常满意。

    老苏布在成就蛮魂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提议并推动了蛮修启蒙体系在祖鼎山脉的落实。

    随着贺文这一通灌鸡血的讲话结束,这些铁血军煞道中成就最卓越的一批人个个眼冒精光,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心血,投入到这部旷世武典的编订之中。

    一方面,是后方铁血军煞道修行者数量越来越多,持续新增,一方面“圣地”名额到顶,一个萝卜一个坑。

    而原本就非常神妙奇特的武功,很可能会因此再度焕发出更璀璨的光华。

    唯一上心比较多的地方,反倒是将官培训学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