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乐极生悲-《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3/3)页
他是得罪不起宁国侯,索性,他也只管宣旨罢了。
“工部员外郎贾政接旨!”
“臣贾政接旨!”
到了此时,贾政心里都是止不住的喜气,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
“……贾氏贤淑有德,恪尽职守,敬慎以侍上,美德以备宫,充为女史逾十年,宜遵旧章,准予还家,共享天伦!……”
王夫人只觉得这太监的声音如此刺耳,脑子里阵阵轰鸣,眼前一黑,一头朝地上栽去,幸而旁边熙凤眼疾手快拉了一把,方将其扶着,要不然,被这些太监寻了把柄,可不好受。
贾政默然片刻,在吴极的威胁声中举起双手,“臣叩谢隆恩!”
贾母颤巍巍地起身,不解地问吴极,“公公,这……我家大姑娘怎会,怎会回来了?”
对贾母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前一刻不是说,大姑娘受了皇后娘娘的恩典,已经分居配殿了,这分明是要承皇恩之举啊,怎么突然就被送回家来了呢?
“国夫人,旨意如此,咱家也不知道啊!”吴极赔笑一声,指着门外道,“府上大姑娘就在外头,咱家已经送回来了,告辞!”
说着,就往外走,贾赦一个箭步上来,步子迈得太大了一些,差点气而接不上而摔倒,他将一个荷包递给了吴极,二人一边往外走的时候,贾赦一边道,“公公,还请给个准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极收了荷包,朝外头的马车看了一眼,“大人,咱家也不妨偷偷告诉一声,宫里头皇上下了恩旨,今年要放出来一批,恰好卡着年龄上,府上大姑娘年岁不小,再不放出来,就成老姑娘了!”
元春在马车上久久无人搭理,直到吴极要回去,方才令二人下来,抱琴手里提着元春的包袱,二人站在东角门内,看着不远处的仪门,均是瑟瑟发抖。
“怎地会这样?”
一家子聚集在向荣禧堂里头,贾母坐在一把楠木椅子上,有些不敢置信,问贾政道,“可着人去打听清楚没有,怎地突然会这样?”
王夫人也淌着泪水道,“是啊,宝玉舅舅才让人递来消息,说是皇后娘娘都准了,怎地突然又变卦了?可是宫里发生什么事了?”
“发生什么事,着人一问不就知道了?”贾赦此时气得已是胸膛起伏,“大姑娘不是回来了,喊进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金钏儿忙和鸳鸯一块儿去请大姑娘,不多时,元春趔趄着脚步进来,环视一圈,只觉得这些人都认识,似乎又都不认识。
“元春给老祖宗请安!”元春朝上座的贾母拜下,贾母看着她,叹了一口气,“你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是听说,皇后娘娘那边都已经说好了的吗?”
元春低着头,泪水一颗颗砸在地上,“元春不孝,辜负了老祖宗的厚望!”
贾赦在一旁道,“宫里早不裁减晚不裁减,偏偏这个时候裁减,说不得就是冲着大姑娘来的。这事儿,我看,没那么复杂,说不好,是贾琮那小儿在从中作梗!”
元春紧紧咬着牙,她想起了临出宫前,皇后对她说的话,“你兄弟欲效忠于皇上,倒显得本宫是个奸贼一样,罢了,如今说这些也是无用……”
如此说来,便是三弟从中作梗了,元春回来的路上一心只想着如何给家里一个交代,倒是没往深处想,此时想起,自是对贾琮难免生出怨怼来。
当日,自己欲留在宫里,特意寻他说来,他纵是不赞成,也不该毁了她的前程,殊不知,彼之砒霜,此之蜜,自己留不留宫里又与他何干呢?
正如皇后所说,此时说再多,已是枉然。
“回老祖宗的话,皇后娘娘昨日已是与我说好,将偏殿都收拾出来,我已经住进去,一心只等着圣旨,谁也不曾想,换来这一份圣旨,我有愧于家,有愧于老太太、老爷和太太!”
元春此时深深地拜了下去,伏在地上,呜呜呜地哭出声来了,如果说从前在宫里,还能有一份指望,不定哪一天就能飞上枝头,成为凤凰,如今,已是半分指望都没有了。
王夫人坐在椅子上抹泪,紧紧地咬住牙关,茫然四顾,不知所措。
李纨和熙凤站在一旁,也是各自眼圈儿红了,不时地赔上两滴眼泪,实际上元春当不当皇妃,实与二人不相干,贾琏将来是袭爵之人,而李纨是早就打定了主意,让儿子从科举之路,并无恩荫之心。
倒是黛玉等人此时就万分尴尬了,薛姨妈更是后悔死了跟着来蹭这份热闹,原是想沾些福气,如今看来成了晦气了。
“哎,你也起来吧,这不怪你!”贾母叹了一口气,鸳鸯上前将元春扶起来,听贾母道,“既是回来了,也好!以后在家里和你们姐妹一块儿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