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这是要兴大狱了吗?-《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2/3)页

    说着,熙凤拼命朝贾琏使眼色,贾琏初时,贾琮拿那番建功立业的话堵他,他心中自是不快,他要有那本事,还等到现在?

    眼下,熙凤这番话一说,贾琏也知自己这老婆是个极为精明的,少不得见她的眼色行事。

    贾琏便忙道,“也是,今日我去诏狱,理国公府柳爵爷和另一个叫李午的,都是和大老爷一道儿的,进了诏狱都在受刑,唯独大老爷,那牢房是打扫干净过的,搭了床铺,被褥都是新置办的,狱卒待大老爷也极为和善,想必也是琮哥儿交代过了的。”

    贾母的脸色这才好些了,心头的不平之气也稍微消了一些,道,“也算他知道些高低,不过,这也都是些细枝末节,无论如何,你大老爷不能有事,家里的爵位也不能丢了。

    适才,我听伱说,不过是你大老爷接了柳家那一万两银子,为的还是去帮他们认识敬老爷,说来,也是你大老爷识人不明,这与那通敌卖国又有什么关系?他一向受宫里的恩宠,眼下这节骨眼上,帮你大老爷在皇上跟前求一求,只会让他落下一个孝顺的好名声,于他又有何损?”

    听得这话,贾政也深以为然,适才,他听贾琮所说,觉得贾琮之言甚为有理,此时听贾母所言,又觉得贾母之言甚为有理。

    贾政也本是个没有主见的人,自然,心头也有所虑,道,“此事于琮哥儿而言,也不知易不易得?”

    贾母虽说出身侯门,进贾家大门之后也曾见过不少世面,但也不过是后院妇人,又有何远见真知?而贾政荫官出身,能力有限,远离中枢,平日里上朝,只能在阙外侯立,难以一睹圣颜,自是不知道什么叫做简在帝心,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如此,才会说出这等没有见识的话来。

    而对贾琮而言,别说他恨不得亲手要了贾赦的命,便是与贾赦尚有几分父子之情,到了这时候,也要考虑自己如何不失圣宠,在朝为官,一旦为皇帝所恶,便是前途尽失。

    贾母见贾政意动,方松了一口气,她真怕自己这小儿子一时迂腐,而不肯向贾琮施压,最后误了她大儿子的性命,也将祖上爵位给丢了。

    “我已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我活着,这荣国公府的牌匾还能挂在上头,我若死了,没有了这爵位护身,你们又去哪里寻个着落呢?

    难不成将来,要仰仗东府那边不成?”

    这一刻,众人均是明白老太太计之深远,贾政更是哭倒在地,“是儿子无能,儿子不孝,让老太太担忧至此!”

    贾母也是泪水涟涟,亲自俯身将儿子扶起来,语重心长地道,“琮哥儿对你大老爷,对我应是心头有恨,当年他与钟氏受大太太苛待,你大老爷不管,我也是不知才无法管。

    可我就算知道了,我又如何管?钟氏一家是什么光景,两家的账过去了那么多年,算也算不清楚了。他又是大老爷所出,眼下不帮大老爷,还能如何?“

    贾政忙道,“老太太说得极是,琮哥儿是读书明理之人,这些道理,他心里头都是明白的。他也断然没有怨老太太的意思,他乃是武将出身,一身杀伐之气过重,行事耿直,故而显得不近人情。”

    贾母也没想说服儿子的意思,对贾政和贾琏道,“你和琏二与他都稍微亲近一些,这时候,多往东府那边走动走动。也不知,对大老爷,朝廷是如何个章法?”

    贾琏道,“明日三司会审,听说锦衣府也要陪审,琮哥儿应是要在一旁,看他帮不帮大老爷说句话吧?”

    贾政忙道,“他定然是要说的!”

    二人并不清楚,便是皇上给了贾琮机会,让贾琮开口求情,贾琮也并没有为贾赦多说一个字。

    若非怕牵连自己,也怕引起非议,贾琮未必没有落井下石之心。

    次日,几辆槛车押送了贾赦、柳芳、李午及这些人的随从亲信,从诏狱出发,一路上招摇过市,往刑部而去。

    而此时,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受钦点的各大员要员已经到场就位,刑部的堂吏们正来往穿梭,上茶上点心,殷勤备至地招待着。

    正堂上首放着四把椅子,此时三人已经落座,分别是刑部尚书严敏;左都御史聂闻达和大理寺卿汤慕;这三人均是三司正堂官,其余的要员刑部侍郎,副都御使及少卿等人均是两面环坐。

    大堂四面均有披甲执戈的兵士,更有锦衣卫环伺,肃穆之气充斥在大堂之中,令得三人被带上来时,均是噤若寒蝉,若鹌鹑一般瑟瑟发抖。

    贾琮身穿蟒袍,与一名太监一起边说边笑地走了进来,不等他迈过门槛,连上首的部堂都宪等都站起身相迎,而三名犯人见此,也均是心思各异。

    贾琮笑着与众人打招呼,“本侯今日本不该来此,当避嫌才是,昨日本侯专程为此事进宫向皇上请辞陪审一职,皇上却不允,今日审讯,还请诸位秉公才是,本侯一身令名就靠诸位维持了!”

    旁边,与贾琮一道而来的太监正是宋洪,眼下他已经被泰启帝委任正使,不日将与蒋献等人一起出京筹备海运商贸一事,今日被泰启帝临时派来旁听审讯一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