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恐宁国侯在辽东一家独大-《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3/3)页

    老奴只觉得一口老血喷出来,他问阿巴泰,“李永芳死了,是什么时候的事?”

    “今日晌午时分,在其营帐中,听说是锦衣府的人动的手,头颅被割走之后,营帐被一把火烧了。当时急于拔营,谁也没有注意。”

    老奴忍住了一马鞭抽在阿巴泰身上的冲动,李永芳降后,他赏李永芳副将一职,实际上将其交给阿巴泰看管,谁知,竟然让李永芳死在了贾琮的手里。

    阿巴泰生怕父汗责罚,道,“父汗,这贾琮是个硬茬,汉人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如我们也派人去收拾他?”

    努尔哈赤没有搭理这个七儿子,只命移军的速度快些!

    神京城中,贾琮离开神京城已有一个多月,早朝依旧继续,常朝官们走进临敬门,腰间悬挂的牙牌随着其步履而缓急不一地晃动着。

    昔日的北静王,今日的北静侯水溶朝北边的方向看了一眼,贾琮从入了广宁卫之后,便音讯全无,原担心他去了辽东之后会立下大功,如今,倒是他多虑了。

    南安郡王走在其前面,在越过临敬殿门槛的时候,二人对视了一眼,贾琮不在朝中,辽东的情况那些文官们都不知道,而他们得知,贾琮从广宁卫消失前,从辽阳城和海州卫各调兵力前往,试图追杀努尔哈赤。

    这些年,辽东与其他边镇一样,军饷克扣严重,装备锈腐,军纪废弛,根本不堪作战,而辽东一直不曾传递信息往京城,他们正好趁此机会发难,若是能够将贾琮拉下来,岂不是大快?

    整饬京营,再派得力干将往辽东,则事可图矣。

    文臣武将最前列,已是多了两个人,三皇子穆永祯和四皇子穆永祚,二人在六部观政已久,上月开始上朝听政。

    这也算是向众臣宣布,将来的太子在此二位皇子中选。

    泰启帝还没有来,皇亲勋贵文臣武将们均是三五成群窃窃私语,渐渐地声音也就大了起来,聊的话题除了最近京城里的时闻,笑话,还有便是辽东的局势。

    顾铭臣身为首辅大臣,独自一人站着,并不与周围的人说话,新上任的吏部尚书赵咨璧则双眸微阖,也同样保持沉默。

    去年,他新纳的第十二房小妾终于给他生了一个带把儿的,只可惜这一幕,他的老母没有看到,也不知她在天之灵看到了没有。

    好好的儿子废了,老母因此事不久撒手人寰,时隔多年,赵家长房才有了一个能够传递香火的,这一切都拜顾家所赐。

    众人心思各异,泰启帝起身之后,喝了一盏乳,方才咳喘着从寝殿起身。

    入秋之后,泰启帝的咳疾又犯了,皇后宋氏焦虑不已,搬来与泰启帝同住,好就近照顾,此时听到这声音,万分忧心地劝道,“皇上,这政事何不缓一缓,把身子养好了,多少事处置不来,何必急于一时呢?”

    泰启帝摇摇头,“对朕而言,每一件政事似都可以缓一缓,可每一桩事,落在老百姓的头上都是天要塌下来的大事,岂能缓?须知,报到朕这里来的时候,已是不知道耽误多少时日了。”

    眼见宋皇后眼圈儿通红,极为担忧他身体的样子,泰启帝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臂,“不必担心,朕的身体,朕知晓。朕若百年,将来不管哪一个皇子承继大统,你都是皇太后。”

    宋皇后听得这话,忍不住流出泪来,“皇上此言岂非诛心,臣妾与皇上多年夫妻,原是心疼皇上,哪里就想到了这些来?皇上春秋鼎盛,一时染疾,若保养得体,便能痊愈早些。”

    眼看时辰不早了,泰启帝也不多说,出了寝宫的门,坐上肩舆,深秋的风不疾不徐地吹来,阵阵桂香味扑鼻而来,好闻,却也刺激得泰启帝再次咳嗽不已。

    “皇上!”吴极不无担忧地问候了一声。

    皇帝用帕子捂住嘴,好半天缓过气来,问道,“辽东还是没有奏报传来吗?”

    自从贾琮走后的第二十日开始,到如今,已有一个月时间,泰启帝一日三问,先时,吴极还能帮贾琮说上两句话,眼看音讯不通,也不知道辽东那边局势究竟如何,吴极也不敢说了。

    “回皇上,还没有呢!”吴极解释道,“王彦前儿来信,说是才到广宁卫,这几日应是在往抚顺城去。”

    王彦乃是钦差镇守辽东太监,镇守太监府设在广宁卫,因其动作缓慢,与辎重车辆和宪宁等人一道同行,路上就耽搁了不少时日。

    “辽东奏报一到,即刻呈上,随时随地!”泰启帝再一次叮嘱。

    “是!”

    登上御座之后,泰启帝压抑地咳嗽了两声,待群臣行过礼,山呼万岁,泰启帝抬了抬手,吴极喊了一声“免礼”后,一天的讹早朝正式开始了。

    今日不是大朝会的日子,进殿来的,均是常朝官,左都御史官居三品,都察院主管,掌院事,自也是常朝官一员,林如海早已经知晓,朝中对辽东之近况两眼一抹黑,这便给了一些人攻击贾琮的机会。

    他正思索着如何为贾琮说话,已是有人率先发难了。

    “启奏皇上,如今朝廷对辽东局势一概不知,臣恳请皇上降旨斥责宁国侯,命其详言告知辽东进展,为防止将来有同样的事发生,臣恳请给御史方震孺便宜行事之权。”

    林如海已经将这些常朝官们都认识了,此人乃是兵部给事中李骏。

    辽东经略乃是新增的官职,原先朝廷只派遣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比如夏进;及巡抚辽东地方,兼赞理军务的巡抚;及监察其他民政诸事及安抚各族的镇守太监。

    贾琮任辽东经略,朝廷除了派出内臣外,只安排了一个御史,随着抚顺城的丢失,将巡抚罢免。

    这就造成了贾琮在辽东一家独大,朝中文臣武将们如何能够安?

    贾琮一去一个多月,除了先前送了几份无关痛痒的奏疏回来,这一连十多日,无只言片语进京,抚顺如何,建州如何,朝廷一概不知。

    林如海觉得,这李骏已是把准了皇上的心思,才上了这一诛心的弹章。

    他正要说话,水溶已是迫不及待地上前道,“皇上,辽东事关重大,离山海关最近,左有朝鲜,右有蒙古,一旦边镇有警,恐来不及响应,臣请皇上下旨整饬京营,以备不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