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谓天授元年,便是李曌登基所选定的年号。 听闻上官婉儿那清冷声音的和珅,额头渗出细密冷汗出来。 他没想到这位往日不曾掺和党政之事的皇帝亲信,竟然将自己这些年对官员举荐之事调查得如此详细! “其中山东二十一州府,其中八人乃是和尚书旧吏门生,匪乱最为严重的青州,生辰纲一案的济州,皆是和尚书举荐。” 上官婉儿这话,不亚于暗搓搓将山东匪乱的黑锅,扣在和珅身上。 此事可大可小,就看李曌打算如何处置。 若是深究起来,和珅少不得吃牵连,丢官问罪都有可能! 殿内众多视线都隐晦看向和珅与天子,想要知道今日会出什么结果来。 然而。 一些和珅的政敌却没有预想当中,皇帝大怒的场面。 “和卿,你这是识人不明啊。” 李曌好似敲打般轻声道。 听闻这话,和珅跪得无比利索。 “陛下,臣有罪!” …… 今日朝会最为重要的事情。 就是商讨山东匪乱。 不过朝堂重臣皆知李曌早早派林尘甲率四万羽林卫前往弹压。 在他们看来,四万京师精锐,加上名声颇大的林尘甲,肯定能平息匪乱。 所以他们都等着看和珅的好戏。 却没想到此事被李曌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 退朝。 御书房内,李曌与上官婉儿低语闲谈着什么。 上官婉儿凤目当中闪过一丝不解道:“陛下,那和珅这些年贪赃枉法,为何不趁这个机会一举拿下?” 李曌抬头,似笑非笑的看向上官婉儿。 “婉儿,你当此事这般简单?” “嗯?” 上官婉儿不明所以。 李曌放下手中一封密折,上书是林尘在山东剿匪的事情。 “你可知今日弹劾和珅的奏折,是何人所奏?” “何人所奏?” 上官婉儿闻言,颦眉微皱。 她倒是不知道这个。 难道林如海今日对和珅的弹劾,不是出自陛下授意? 依上官婉儿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