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位先帝留下的臣子,表现颇为不错,大有成为皇党的架势。 “呵。” 李曌笑意莫名,“这天下读书人,到底是盘根错节。” 林如海弹劾和珅,是先前就上书告诉过李曌的。 但李曌调查发现。 近日,不少与林如海有旧的文士前来拜访。 这些人多数来自江南等地,且都出自一门,自号东林党。 昔日,赵匡胤与和珅斗法之时,东林党的读书人并无多大影响力,仅在江南等地颇有名望。 然而,随着赵匡胤倒台,空缺出来的权力,自然成了香饽饽,都赶着上来争夺。 林如海虽是忠心李曌这个皇帝,但也受制与同窗之情,被赶上来交好的东林党攀上了关系。 这份弹劾和珅的奏折,未尝没有东林党在其中推波助澜。 至于她为什么要对和珅敲打,而不是严惩。 原因很简单。 李曌不是被读书人忽悠的皇帝,轻信三皇五帝事。 她很清楚,看起来道貌岸然的文官,实则所作所为比奸佞更让人不耻。 文臣可用,但也不能一味放任。 反观这和珅,想来此事过后,只有一心倒向李曌这位天子,方才有机会保全和家。 李曌想到这里,目光闪烁起来,嘴角微勾。 看得出来,她心情很不错。 不枉自己与朝中大臣勾心斗角这么多年,方才一点点收回皇帝权柄。 李曌登基时,可是被不少老臣以年幼说辞欺负。 有了和珅这条好狗,那帮倚老卖老的家伙,再不敢在李曌面前拿大。 这就是为何自古皇帝,都愿意用佞臣的缘故。 因为真的很好用。 “至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和党知州,让林尘依国法严惩就是了。” 训狗,自然少不了萝卜加大棒,威恩并施。 上官婉儿望着虽说面容稚嫩,却满是帝王威严的李曌,有些失神。 心中思绪颇多的上官女史,恭敬鞠身道:“是!” 待上官婉儿离开御书房后,李曌微敛星目,朝暗处挥手。 一个先天境界的老太监悄然走出来。 “去派人通禀母后一声,今日朕要去请安。”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