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若不是林尘抄了忽必烈军帐,蒙古大军可一鼓作气,直扑南宋都城临安。 即便如此。 这个消息传到南宋朝堂,也引起轩然大波。 “这贾似道丧师辱国,臣请斩此獠!” “陛下,需征调各地勤王之师,拱卫临安啊!” 新继位的宋恭宗赵㬎不知所措。 是的。 宋度宗赵禥在得知丁家洲战况后,也不知是肝胆俱裂,还是沉迷酒色导致身体亏损严重。 消息传回来后,直接暴毙! 于是赵禥次子赵㬎在朝堂诸公的紧急拥护之下,坐上了皇帝位置,年仅五岁。 因而真正能在朝堂说得上话的,乃是太皇太后谢道清。 宋恭宗年幼,谢道清垂帘听政。 这位太皇太后,倒是在南宋有几分贤名。 不过南宋这一烂摊子事,谢道清哪怕是武则天、萧太后在世,也无济于事。 在得知贾似道战败逃至扬州后,谢道清便下诏将其召回。 只是贾似道称故拖延。 看样子,这位促织宰相也知丁家洲之战,自己罪责甚大。 谢道清望着吵成一团的朝廷诸公,脸色悲苦起来。 下诏勤王? 可南宋境内全都被贾似道嚯嚯干净了,哪还有兵丁可供抽调?! “陛下,臣请奏求和!” “是啊,只有求和才行。” 此话一出,朝中大臣一致同意。 不求和,难道继续打吗? 见此,谢道清别无他法,只好遣陆秀夫持节北上,去与蒙古求和。 同时,谢道清下诏调夏贵、孙虎臣等军将回京。 贾似道对于夏贵、孙虎臣这几个坑了他的家伙,在上书奏折当中将丁家洲之战失利的黑锅全都扣在了他们头上。 可如今局势。 南宋除开这些人,也没有能战军将了。 孙虎臣收到招领,倒是回到了临安。 唯有手中把持数万南宋水军的夏贵不从,显然有二心。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