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逝夜》


    第(2/3)页

    当代儒家夫子程立雪,从未在人间展现过自己的实力,但道门龙虎山主,佛教圆悟禅师却都出自于他的门下,所以也不容天下小觑。

    儒家在这一点上与道门倒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虽然在默然的影响着天下未来的走势,但却从来不与人间争些什么。

    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夜缙很早的便起身前往儒生道场,但却很晚才到地方,路途不近倒在其次,关键是路太难走。

    这里所说的路难走倒不是说路的质量差,而是因为路太挤,明日便要开考,所以今日前去报名的考生太多,以至于堵塞了道路。

    一路上拥拥挤挤,约莫是到了午时,夜缙终于走完了这不过十余里的路。

    应天城的北郊,茫茫的平原,一座座富丽堂皇的的浩大建筑群屹立于上,最前方是一座高大的殿门,门上有匾,匾上有字——浩气长存。

    四字大气磅礴,雄壮豪迈,气势十足。

    殿外仍是一大片空旷的土地,如今上面却停满了车马站满了人。

    很显然,这些人里面除了仆人车夫与前来送爱子读书的老爷夫人们,都是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其中说不定还会有很多人能够成为他以后的同窗。

    每年前来参加招生考试的考生都有成千上万人,但儒生道场就这么大,道场内的夫子也就只有这么多,所以自然不可能全部录取,故而方才有了这场考试。

    就拿上一届的考试为例,道场造籍在册的报名人数多达一万二千多人,然而经过数月的层层筛选,最终考入道场的,却只有寥寥的三百余人而已。

    一万二比三百,这个几率太过于渺小,四百人中方才能有一位幸运儿成功被录取,实在是太残酷。

    然而即便是这样,每届的招生大会还是会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就连那些个成名已久的江湖人物都恨不得立马年轻个数十岁,然后考入道场得到更加完美的培养与锻造。

    看着前方宛若海洋的人群,夜缙心中无奈一笑,再结合自己所听闻的关于以往每届招生大会的传闻,不由得为之叹息忐忑,这哪是考试,分明是千万人争过一条独木桥,胜利遥不可及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