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考试(二)-《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所谓墨义,就是取四书五经的中句子,让应试者或是回答它的含义,或是回答下一句,或是回答其注疏,就像后世试题中的名词解释或者简答题。这不仅仅考的四书五经,还要应试者对其注疏也有所学习与记忆。

    严松涛既选了那三人去出题,其中必有一人或两人是他的人。光看这题型的数量就知道了。

    墨义对她而言,即便出得再深,也不在话下。

    说着,他将试卷递给了袁修竹。

    只是这两种题型的数量……

    先前的帖经,因为杜锦宁的记忆力好,她能一气呵成,成绩优异,大家心里还有个准备。可看现在做墨义,她仍然提笔就写,而且根本不加思索,严松涛和严岑对视一眼,目光中都露出得意的神情。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聪明的人,总自以为聪明,于是自大,容易骄傲。看这小子的做派就知道了。就算他再聪明,仅仅跟着关乐和学习一个月的时间,能把四书五经背熟就不错了,难道连墨义题都能轻松应对不成?那不成了神仙了?

    他不是神仙,自然不可能做到。

    袁修竹则拿目光去询问关乐和。

    杜锦宁做的题,是乙班的入门考试试题。而且依他对严家的秉性的了解,以及刚才严松涛所点的人中有严家的人,这题目出得必然深。想来便是乙班的学子拿到这题目都得头疼几分,每做一道题总得思考一下,这才下笔吧?可看杜锦宁这小子,似乎根本就不用思索,直接下笔,这是真的会做还是胡乱瞎写呢?

    他也不大相信杜锦宁只学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达到轻松应对的程度。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