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截搭题-《古代科举日常》
            
            
            
                
    第(1/3)页
    第235章  截搭题
    “先生来了。”门口的一个学子大喊一声,大家都迅速坐好,教舍里顿时安静下来。
    这情形跟现代学生们上课时一模一样,总让杜锦宁感觉十分亲切。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却是曾在乙班教授《尚书》的汤齐康。他给甲班教授的不再是《尚书》,则是经义。
    大家立刻站了起来,躹躬行礼:“先生好。”
    汤齐康点点头,示意大家坐下,然后扫视了教舍一圈,开口道:“虽说有几位乙班升上来的学子,但我仍然会依着原先的内容教授。新升上来的学子如有不懂的地方,我讲完课后会一一辅导。”
    顿了顿,他继续道:“这次府试,我们省的题目还跟往常一样,但临省出现了相对难一些的题目。”
    见这句话成功地吓住了大家,他这才满意地往下道:“所以,从今天起,我要给大家多练练这方面的题目,以免明年府试时出现这种题目大家不知如何应对。”
    说着,他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然后提了起来,让大家看。
    只见上面写着:“我非生而知之者。”
    这个时空沿用宋代的科考方法,她没想到最后科考的方式会沿着同样的轨迹前进。
    老甲班的学子是后怕,乙班新升上来的学子是一脸懵懂,唯有几人表情不变,也不知是对这题目心里有数,还仅仅只是面无表情而已。
    学子们看到这句话,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疑惑地看向汤齐康。
    如果今年本省出这样的题目,而他们去考了,那必然是考不过的——连题目是什么用意都不知道,怎么能依着这个写出文章来?
    而本省今年没考,明年没准就会考,毕竟临省都出了这样的题了,两省民风相近,本省又怎么会落于人后?想来必然是要考的。偏他们今年没有去考,明年遇上这样的题目,那不是倒霉吗?流年不利啊!
    汤齐康将下面学子们的表情都看在眼里。
    严崆站了起来,咬了咬嘴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