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八股文的典范-《古代科举日常》
            
            
            
                
    第(1/3)页
    第302章  八股文的典范
    打完两篇文章的草稿,杜锦宁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她不光要看看有什么错字漏字,哪里写得不好,还要看有没有要避讳的地方。
    古代就这点最讨厌,写文章有许多避讳。观世音菩萨这么一尊大佛,因为要避李世民的名讳,都得改成观音菩萨,可见皇权的威力大。文章犯了忌讳,直接成为废卷不说,情节严重的还会惹麻烦。
    仔细检查了两遍,确定没有问题了,杜锦宁便拿过试卷纸,开始誊抄起来。
    到得太阳偏西的时候,杜锦宁终于把试卷誊抄完毕了。
    她把笔放好,伸了个懒腰,动了动因坐得太久有些发僵发麻的身子,就感觉到一道目光投射到自己身上。
    她抬眼一看,正对上周知府冷厉的目光。
    她身子一僵,赶紧端坐好,低眉顺目的做乖觉状。
    府试可是不糊名的,知府周东平既是监考官,又是阅卷官,他要是对自己的印象不好,后果不是一般的严重。
    见得周东平面无表情地将目光收了回去,杜锦宁舒了一口气,待试卷上的墨迹干了,她小心地卷了起来,把文房四宝收拾好,拉了拉角落里的铃铛。
    “什么事?”差役过来问道。
    “行了,去吧。”
    坐在周东平后面的师爷看到他这样,忍不住站起身来,凑到前面也跟着看了起来。
    她还是第一次见像周东平这样的做法。
    李一同轻轻赞道:“好文章,为八股之典范。”
    “就交卷了?我这还有一篇文章没有写完呢。”周致大感不妙。
    听到周东平这话,杜锦宁愣了一愣,这才惊讶地抬起眼来看向周东平。
    见杜锦宁跟着差役老老实实走了出去,周东平的目光这才落到了试卷上。
    八股的对仗不同于骈文的对仗,更有别于诗词的对仗。它是散文的对仗。这种对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很少有骈文和诗歌对仗的跳跃性,读时不觉其为对,但它同样是音调铿锵,富有音乐性。
    莫不是自己写的文章入不了他的眼,他决定让自己落榜,所以没兴趣再考校一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