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考场见闻-《古代科举日常》
            
            
            
                
    第(1/3)页
    第301章  考场见闻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和承题都写了,下面的起讲杜锦宁也写得很顺:“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盖谓君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她将笔放到砚台上蘸了蘸墨,继续写道:“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用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殓……”
    知府周东平在考场上巡视了一圈,便回到正厅坐到了他的监考位上。那时候还没开始发试卷,考生们都焦虑地等着卷子。见得他坐到自己对面,有两个案首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其他考生也或多或少地有些不自在。
    而那个坐在边上年纪最小的漓水县的考生,似乎根本没看到他似的,磨个墨都能磨得忘我,仿佛周遭的人都不存在。后面拿到试卷后,更是心无旁骛,连瞅都不带瞅他这个主考官一眼。
    周东平脸有点黑。
    特么的真是关乐和的弟子,跟他一样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像这种连即将成为自己座师的监考官都不放在眼里的小子,就算文章写得再好,老子也不会让他拿到案首。
    而且年纪这么小,还不定关乐和使了什么手段才让他获了个县案首的名头呢,等一会儿阅卷的时候,老子非得把他们师徒俩这层皮剥下来不可。
    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通,周东平心里这才好受些。
    他转过头去,看向别的考生,来个眼不见心为净。
    这里属华南地界,盛产稻米。面粉都是从北方运过来的,因为交通不便,十分金贵。因此考场并不提供面饼这种食物。
    那你就错了。要知道在古代,肥肉的价钱可比瘦肉要高多了。瘦肉塞牙,还没油水,要不是没钱谁愿意吃它?
    还没来考试,杜锦宁就知道自己要吃的必然是这两道菜。要知道府试都是在农历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候又没有大棚菜这玩意,即便考场想讲讲良心,也给大家变不出什么好菜来。
    杜锦宁早就从关嘉泽和齐慕远那里知道考场的物价高,对这价钱倒也不奇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