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阳谋-《古代科举日常》


    第(1/3)页

    第311章  阳谋

    此时黄澄明的小厮正满心忧怨地从人群里往外挤。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出去,看着自己才制没两个月的新衣服,还有母亲亲手给他做的鞋,他欲哭无泪。

    希望明年再不要出现像杜锦宁这样被书院寄予厚望的学子了,否则他这种小厮能被累死。

    他一只鞋掉了,也不好就这么光着一只脚回去,只得了钱雇了辆骡车,这才回到了县馆。

    下了车刚付了车钱,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回来了回来了。”

    小厮转头一看,就见一个书院的廩膳生先生飞奔着跑了进去,不一会儿,自家老爷就急急地走了出来,问道:“如何?杜锦宁第几?”

    “第一。”

    黄澄明和三位廩膳生先生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第一?好好好。”

    只要周东平能秉公阅卷评判,这个府案首就没跑了。

    “第二是谁?”黄澄明又问。

    “梁先宽。”

    “行了,大家都安心吧。”黄澄明对三个廩膳生摆摆手,“把消息告诉他们,让过了第一场的好好准备考试。”

    “唉,我回来的时候还以为桂省的学子都不行,小三元理应由我摘取。在县试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想法有多可笑,现在就更加了。不过看那吴语谋也领悟到了这个道理。我这心情忽然就十分舒畅了。果然有人能跟自己一样倒霉,甚至更倒霉,是治疗心灵创伤的最好办法。”

    “第三、第四是什么人,你知道么?”方少华问道。

    小厮说了两个座号。

    小厮摇摇头:“写的是座号,小人不知道。不过小人听旁边的人说了,似乎是别县的案首。”

    李一同作为师爷,是一直跟在周东平身边的。直到这时候时候,他才见周东平叫人磨墨,开始出题目。

    李一同凑近去看了一眼。

    李一同望着周东平,默然不言。

    李一同摇摇头,没有说话,心里也同样十分纳闷,不知周东平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