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阳谋-《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可周东平现在出的这题目,却是试帖诗两首,算学题五题,这跟往时的比例大相径庭。而且以李一同的算学水平来看,这五题的算学题是一题难过一难。

    待看清楚周东平写的题目,他眉头一皱,忍不住问道:“东翁,您这题目……出得有点不合适吧?”

    “……”杜锦宁无语。

    杜锦宁左右看看:“那我现在就跟你回县馆去吧。”虽说黄澄明肯定也会派人来看名次的,但他们还得去县馆告诉一声。

    虽说还有两场考试,但第一场最为重要,直接刷下九成六的考生,余下能参加第二场考试的,也不过是三百来人。而书院里被录中的人中排名最差的秦忠明都能排在六十名,这些人只要不出意外,通过府试已是十拿九稳的了。

    一个门人凑到李一同身边,低声问道:“怎么这次的考题,东翁到这时还没出呢?”

    一行人乘车到了府学,大家各就各位,与胥吏们一起开始清点差役与城卫兵,分派任务。

    而杜锦宁那边,也听到了方少华小厮报回来的消息:“少爷,你排在第五。”

    方少华的心情这才好受一些。

    李一同等人已在这里等候了。

    “没了?”见小厮念到这里就没有声音了,黄澄明问道。

    “第五?”方少华觉得自己即便被杜锦宁和梁先宽压了,也能排在第三才对,怎么是第五呢?

    杜锦宁既是寒门学子,又只在漓水县呆过,而且从他写的履历来看,他还是一个农家子。算学对他来说,必然是一个弱项。周东平这题目一出,他的第一名恐怕就保不住了。

    周东平说自己对往事已放下,说自己不会处事不公,可他潜意识里,还是不愿意让那个杜锦宁做府案首吧?所以才想了这么一个法子,让人抓不住他的把柄,又能把杜锦宁府案首的名头给拿下来,戴到别人头上。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偏他还有那么正大光明的借口,叫人没法挑理。

    这一刻,李一同对那个叫杜锦宁的考生表示深切地同情。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