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一起成长-《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而江北和江南的相貌超过了她的期待,所以给满分。
其实杜锦宁在府城买那处破宅子,后来又递了两千两银票给姚书棋让他建宅子的情形,江北可都是看在眼里。即便看到杜家这小农家院子时会有一瞬间的惊诧,也不会对杜锦宁有丝毫看不起的。如今有汪福来事先做的介绍,他连点惊诧都没了,表现在外的,就是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
其实江北和江南在住了府城里的齐府后,现在没有对“杜府”表现出什么来,全都归功于汪福来一路洗脑的功劳。
“你去问问董婶,看她愿不愿意让江北吃住在她家。我这次去府城学了两种做点心的方法,要是她愿意,咱们出两人,她家出两人,咱们两家一起合伙做这生意,收益五五开。如果她不愿意就算了,咱们再找人。”
“汪福来?”想起平时汪福来整日没事在别人家里睡大觉的情形,陈氏点了点头,“是该叫他做些事。不过,他愿不愿意?”
“两人?让江北江南都去董家做点心?”陈氏迟疑道。
“愿意就做,不愿意拉倒,让他再回去拉车就是了。”杜锦宁觉得这个没什么好纠结的。
至于江南,一直都不怎么说话,存在感不强,杜锦宁对她没什么印象。不过杜锦宁现在是男孩子身份,江北又是一副护妹狂魔的架式,她也不好再过关注江南。
以后杜家搬到府城去了,那两种点心就是董家的独家生意了。而销售渠道都是现成的,那就是杜锦宁名下的茶馆。茶馆能增加两样新鲜的点心,这对杜锦宁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看到江北这表情,杜锦宁对他也很满意。
董大成夫妇俩生了三个儿子,最大的十六岁,还没娶妻;最小的才五岁。没有女儿。因董大成是庄头,住的宅子比一般人的都要大些,足有九间房,他们一家五口完全住不完,拿出两间房子来,一间做作坊,一间给江北住,完全是没问题的。
一想汪福来也没跟自家签什么契约,陈氏顿时放松下来;“好,就照你说的做。”
这两个点心方子,其实就是杜锦宁对他们家的回报。
其实杜锦宁家不是深宅大院,没有奴仆成群,他还松了一口气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