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一起成长-《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挺好的,这种情况再好不过了。

    凭少爷对他们的看不上,要是有别的下人在,估计把他们兄妹往后宅粗使下人堆里一扔,就再也不看他们第二眼了。要是杜少爷还有兄弟,看上他妹妹想把她弄去做通房,那就更糟糕了。

    董大成的儿子可十六岁了,江南比江北小一岁,也已十四岁是个大姑娘了。他们这样安排江北江南去董家,是不是不大好?

    “不是江南,江南就留在家里帮你们干活,你们也轻省一些。跟江北一起去干活的,还有汪福来。”杜锦宁道。

    杜锦宁可没有特意吩咐汪福来这么做,在她看来,主人与下人那也是十分讲究缘份的。要是江北与江南嫌弃杜家,不愿意在杜家做下人,她转手就能将他们重新卖给回人牙子。她不是什么大善人,也没那么多精力去调/教看不起她家的人。合则聚不合则散就这么回事。

    可汪福来一心以跟随杜锦宁为荣,生怕江北和江南到了庄子上看到杜家住的宅子,会看不起他家少爷,便将自家少爷有多少产业,今年连续考了县案首、府案首的事情一股脑儿地在江北兄妹俩面前吹嘘了一通。

    现如今看到杜少爷就中家中的独子,太太和小姐们都十分和善,看向他们的目光里竟然还带着些好奇,他那一路上悬着的心就落到了原处。

    反正她也不需要丫鬟,江南以后是要跟着杜方苓或是杜方蕙的,这丫鬟就让她们去调/教去吧。

    “这件事,你来安排。我明天教会你们做点心,之后我就不管了。院试越来越近了,我得专心读书。”杜锦宁道。

    说着,她又道:“娘,以后咱们家的下人会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杂。你得学会如何管理下人,如何安排他们合理的干活,奖惩也得分明,最好拟出些规矩来,让他们遵守。”

    这个家不是杜锦宁一个人的,而是一家四口的。她在为这个家努力念书赚钱,陈氏和杜方苓、杜方蕙也得努力成长起来,不能事事都得由她来操心,让她护着。

    这番话让陈氏心神一震,她这才意识到,随着江北、江南的到来,这个家跟以前已不一样了。或者在姚书棋、汪福来等人唤她作“太太”时,就已经不一样了,只是她当时没有太多感受而已。现在,她得学着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太太”,为杜锦宁分忧解难,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本章完)


    第(3/3)页